从虹桥机场、龙华机场,到大场机场、江湾机场、浦东机场,上海的飞机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机场见证了上海的发展,其中大场机场、龙华机场,甚至见证了中国航空人研制大飞机的艰辛,以及一代代空军战鹰的破壳而出。
大家好,我是用脚步丈量城市的黑帅,今天我将走进宝山共康,一起来聆听一下它的故事。不仅在地理上有很强的相似性,连同最初的产业定位也很相似,都属于上海上个世纪的工业基地,宝山有钢铁厂,闵行则是电机、轮船、锅炉和重型机器厂等。
2017年12月25日夜,在上海大场机场停放了近30年的运10飞机“搬家”到中国商飞公司位于浦东机场南侧的祝桥总装基地,同时“搬家”的还有一架在上海总装的MD82飞机。这2架飞机,再加上中国商飞祝桥总装基地,几乎可以代表上海飞机制造业一多半的历史。
提起国产客运大飞机,毫无疑问,C919国产大飞机首先会映入大多数人的脑海。“60年代周总理访问欧洲,我们是开着那螺旋桨飞机,国外有的人就嘲笑,就说中国还没有进入喷气时代,还有人讽刺说中国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雄鹰”。
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少数国家可以生产,中国的大飞机则全部依赖进口。
ARJ21-700飞机105架机完成首次转场飞行(资料图)2014年6月29日,ARJ21-700飞机105架机于15时41分从上海大场机场起飞,经过1小时50分钟的飞行,于17时31分安全抵达东营胜利机场,顺利完成首次转场飞行。
界面新闻从2025年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清单上发现,多个大飞机产业项目处于“在建”状态,包括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建设项目、C929宽体客机研发保障建设项目以及C919大型客机总装制造能力提升建设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