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说过,孩子发脾气实际上是他们内在脆弱的标志。他们似乎在给父母施加压力,但实际上是在向亲人寻求帮助。他们不会对其他人发脾气,因为在他的潜意识中,只有父母是最亲密的人,只有父母才能放任自己,去帮助自己。他们卸下了自己的伪装,毫无保留地释放了它。
确切来说,婆婆在训斥自己她:“现在孩子这么小,你不给他喂饭,还让他自己吃饭,到时候饭凉了不是伤害肠胃吗?”原来在吃饭的时候,闺蜜想让孩子自己动手,可是对于婆婆来说,总觉得孩子自己吃饭会弄的桌子上到处都是,还有可能因为饭菜凉了影响到孩子的饮食健康,所以就去指责闺蜜。
自从育婴师史大姐开始照顾孩子,原本每夜都要惊醒数次的婴儿,再未在夜间惊醒过。宝妈柯媛(化名)在无意间发现,史大姐的哄睡秘诀,竟与其喂给熟睡孩子的饮用水有关。又一次发现育婴师史大姐凌晨2点给熟睡的小宝喂水后,柯媛当场提出,要翻查史大姐的小包。
每天被迫上班的小猫,跟被迫坐牢有多大差别,所有的小情绪都在脸上呢!一年前,泰山上的大橘猫,一听见有人喊它,就喵喵叫着回应。还会自己主动跳到旁边平坦的台面上,找个舒服的姿势趴下,让人家摸个够。如今,情况已经大不相同。
导语:宝宝是自己情绪的主人,除了快乐,满足的积极情绪,当然也会有种种不良情绪,如任性、愤怒、不友好等。你也许不赞成,但必须承认,宝宝有按自己的意愿表达情绪的权利。三四岁的宝宝,也有嘟嘴生气、甚至扔东西、打人、大哭大闹的时候。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尽力爬,却还是那么慢!我催他,我唬他,我骂他,甚至想踢他。蜗牛受了伤,他流着泪,喘着气……我知道,我把他伤到了,可我该怎么跟他和好呢?一、首先你要跟自己和好父母在意识到自己管教失控后的第一个念头通常是“自责”。
当宝妈对孩子的关心,氛围逐渐焦灼、暴躁的时候,宝妈就要思考,是不是自己的关心已经变了味儿:宝妈的关心,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妈妈,特别是全职妈妈,很容易产生一个问题:通过孩子的喜怒哀乐、优秀与否来判断自己的人生价值。
爸爸心情不好,回家对妈妈大喊大叫,女儿维护妈妈,帮忙“教育”爸爸。@初夏:她好勇敢,看得出她很害怕,但是她鼓起勇气在沟通,她是天使。@二宝麻麻:“你既然不要她分担,就不要把坏情绪带回来” 谁懂这莫名其妙的泪点啊!!@浪子:家庭素质高,孩子们的素质自然就提升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