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创建以来,肥城市正港木业工艺品厂研发的桃木工艺品畅销全国,深受各地消费者喜爱。今年,肥城市正港木业工艺品厂以桃木工艺品为代表产品入选了“山东手造·优选100”名单,程银贵表示:“‘程木匠’牌桃木工艺品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这是给予我们的最大信任和荣誉,更是激励和鞭策。”
中新网运城5月22日电 题:永乐桃木雕刻:点刻凝神 巧夺天工作者 杨佩佩 杨杰英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远离闹市的几间窑洞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乐桃木雕刻”代表性传承人李艳军建起了自己的非遗工作室,几十把大小、粗细不一的刻刀在他手中来回切换,一块木料渐渐变成一把桃木剑。
来源:【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记者 景斌以桃木为原材料,运用雕、镂、刻、镶等技法,吸纳民间信仰和道教文化等元素,创造出艺术精品,这就是芮城永乐桃木雕塑的独特魅力。2014年,永乐桃木雕刻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一直坚守这一传承的就是芮城人李艳军。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5日讯 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正在海南进行。在“至城山东”展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肥城桃木雕刻工艺品吸引不少人驻足。“这是一款针对年轻朋友推出的新品,形态小巧、携带方便,既有装饰作用,也可以当作杯垫使用。
原本被当作烧火棍的桃木,变身精美的雕刻工艺品肥城桃木雕:雕凿点刻,以木传神□ 本报记者 王洪涛 曹儒峰 本报通讯员 纪宗玉左手执刀、右手举锤,在纷飞的木屑中,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刀迹时而清楚细密,时而粗狂圆滑……在肥城“桃木王”旅游商品店,肥城桃木工
在临沂客户端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木自古被寄予镇宅辟邪、祈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桃木文化一直被传承和发展。7月9日,本期《视听山东》栏目走进蒙阴县桃墟镇桃木雕刻展示馆,跟随桃木雕刻传承人石绍松,一起追寻桃木文化的艺术魅力。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吴长哲 高亚坤 见习记者 玄甲睿 泰安报道“在泰安肥城,桃的栽种历史已有1100多年,在这里,你可以恣意赏花,可以尽情品桃,然后去逛逛‘桃木工艺品一条街’,转转‘桃木工艺城’,随意挑选各式各样的桃木剑、桃木梳、桃木凉席、桃木雕刻、桃木玩具……渴了,你就喝一杯
来源:【泰安日报-最泰安】6月8日,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主场城市活动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庆祝活动启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现场发布首批全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肥城桃木雕刻技艺助力乡村振兴”入选。
气势磅礴的《五虎图》、造型各异的挂件摆件……6月20日,走进河北省深州市手艺人单建征的木雕工作室,一件件桃木雕刻艺术品巧夺天工。单建征是衡水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单氏木工雕刻第五代传承人,其祖上曾在北京从事木雕制作。
山西省晋南地区有座名山叫中条山,山中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就像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山,数千年来当地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便是习惯,它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无数的财富,即使是一些个毫不起眼的东西也不会被利用到了极致,这不在平陆县山脚下这个叫做古城的农村,就有一位酷爱园林艺术的农民大爷,他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