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连续半个多月都在下雨,形成“倒水模式”。虽然雨天有很多的浪漫,但毕竟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暴雨如注时,地上积水来不及疏散,瞬间路成河,车成船。大暴雨时能见度非常低,对交通出行带来极不方便。另外,因为连续大雨导致农民蔬菜被淹,菜价上涨,百姓生活成本大大提高。
泉州网6月22日讯(记者 陈小芬)昨天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夏至,这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也标志着炎热的盛夏来临。在西南暖湿气流的控制下,昨天泉州湿度略大,午后阳光突出重围洒向大地,大部分乡镇最高气温在35℃以上,局部超过了37℃,走在户外都是一个不小的“烤验”。
《风土记》有云:“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佳节——端午节。这一天,太阳重入中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之时的开端,因此端午节在民间又被称为“端阳节”。民间俗语:“端阳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中医认为端午养生要重视养阳、除湿、驱毒。
●陈思呈在南方,端午前后的雨水,被称为“龙舟水”。今年的暴雨在南方不少地方产生了洪涝。幸好现在南方各个乡村的排水设施都做得很好,这样的天气如果是在几十年前,将会是村民的灾难。岭南普通人家的童年记忆里,总有一些关于防汛防涝的回忆。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山东有句老话“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在四大传统节日当中,端午节是比较热闹的,这一天有着非常多的习俗,除了赛龙舟这种大型活动之外,民间还流传着吃粽子、送蒲扇、送猪肉、插艾草、做馒头、喝烧酒等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当粽子清香、艾草幽香、米酒醇香在街头巷尾弥散开来,一个庄重的节日也朝我们走来。端午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由来已久,习俗丰富,吃粽球、扒龙船、取午时水……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的端午节还蕴含哪些着独特的民俗文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哪些是你熟知的深汕端午民俗?
新华社广州5月21日电(记者 田建川)19日以来,广东出现今年第一场“龙舟水”天气过程。广东省气象台监测统计,19日至21日早晨,粤西、粤北和珠三角北部多地先后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全省有190个镇街出现超过100毫米的累积雨量。
庚辛金属于铁质,也是天上流行的五行之气,我们习惯上把它称为燥气,在四时上属于秋天,方位上代表西方,和甲乙木的特征一样,庚阳金在天为燥气,无形无质,辛阴金为庚阳金在地上的质,因此辛阴金是我们看得见摸得到的金属玉石,庚阳金被认为是大块金属或者矿山,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们这个世界所有的金属都应该称作辛阴金。
中玄亲说:丙午。今天是2024年6月11日,农历五月初六,星期二,丙午日纳音天河水。年月日天干地支为甲辰年已巳月丙午日。中国人口日宜:打扫和祭祀忌:其余诸事不宜。丙午纳音天河水被认为是银河之水,飘飘洒洒落向人间如同甘霖雨露。
伍红雨在华南地区,人们将每年端午节前后龙舟竞渡时节的大范围强降水天气称为“龙舟水”。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对应的公历时间在5月—6月。为统计方便,气象部门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的雨量来代表“龙舟水”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