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日前,记者从盐城市博物馆获悉,位于东台梁垛镇的缪杭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即将收官。这是盐城首次考古发掘距今1000年左右的唐代制盐遗址。现场发现的水沟、蓄水池及出土的瓷器、陶器,对深入研究制盐历史、成陆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支撑。
来往穿梭于河道上的船只,装运着两淮出产的食盐。所谓两淮,就是淮河南北靠近海边的地区,作为盐的主产地之一,这里生产的盐被称为淮盐。在波澜壮阔的千年盐业史上,淮盐有着“煮海之利,重于东南,两淮为最”之称,人们更是用“淮盐出,天下咸”来形容淮盐在古代盐业史上的地位。盐从哪里来?
“海盐之都”是继“蔬菜之乡”后寿光获得的又一张新的城市名片,这张金名片的获得离不开背后一处遗址的支撑——它就是位于寿光北部的双王城盐业遗址群。双王城遗址群考古发现大量古代制盐遗迹,包括保留完整的制盐作坊、蒸发池、盐井、盔形器等。
江南大地东临海洋,盐业资源相当丰富。最晚在7000多年前,生活在今天浙江萧山跨湖桥一带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利用海水提取盐分了。大部位于江南地域的两淮盐区和两浙盐区,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海盐生产不仅在江南大地上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更在江南人的精神生活中留下许多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