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什么最值钱,当然不是人才,而是房子,城市化的建设吸引很多外来人口,大城市的房子也是越来越贵,这几年更是突飞猛涨,到处高楼四起,人们都住上了高楼层楼盘,但是也存在很多弊端,就是现在人们考虑的住宅老化,如果房子以后变成了危房该怎么办?
“根据住建部的调查,全国2000年以前建造的老旧住房约28亿平方米,大量房屋正在步入‘中老年’。我们在基层调研中也发现,高层建筑物外立面墙面开裂、空鼓、渗水、脱落等各式各样的问题仍时有发生,‘悬在城市上空的利剑’已经不仅是骇人听闻的说辞。
在繁华的都市中心,钢筋水泥画出了现代城市的轮廓,哪个城市的高楼建筑越多,这个城市就会给人越先进的印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墙上的裂缝、老化的管道、掉落的瓷砖,无一不在提醒我们:岁月不饶人,连高楼大厦也不例外。可对于那些生活在高楼中的普通住户来说心里不免开始打鼓:这些楼还能撑多久?
在他们看来,修建高楼大厦,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自己的建设成本,同时还能更好地彰显摩登城市的魅力,吸引更多高收入者的购入。不过根据内行人的分析来看,30年后,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大概率会以下3种方式寻求到自己的最终归宿。
位于肇周路421弄2号的斜桥公寓建成于1991年,业主210户,是上海市区内一栋典型的高层售后公房大楼,随着房龄渐长,公寓楼内消防安全设施老化问题陆续浮现。消防安全关乎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整改刻不容缓。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商品房存量房以及新建住宅,基本上都是高层住宅,年初的统计数据显示,商品房的均价在9500元每平米左右,不少人要掏空家底去购买高层住宅,然后再背负30年的房贷,而这些高层住宅大多是十几年前就开始建造,到现在有的已经开始出现问题,比如有的小区明明是两梯四户,却只有一个电梯能使用,另一个电梯不是维修就是瘫痪,严重影响居住舒适度。
城市周刊:今年5月,北京发布《老旧低效楼宇更新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6月,上海发布《推进商务楼宇更新提升的行动方案(2024—2027)》,这些政策的密集发布,是否意味着,城市楼宇空间已经走到了转型的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