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了“2023年度田野考古汇报交流会”。本次汇报共有跋山遗址、临淄赵家徐姚遗址、济南城子崖遗址岳石晚期城址北门等50余项考古成果进行展示,包含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科技考古及文物保护等内容,时代自旧石器时代延续至明清。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0日讯 全国考古工作会将于7月11-12日在济南召开,系统总结近年来考古工作成效、发展形势和面临问题,推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当我们谈起山东的文化与考古发现,有一个地方绝绕不开。
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是山东第一座史前文化遗址博物馆。1928年,中国考古学家第一次在这里发掘出了龙山文化的遗存。博物馆内展品逾300件,1961年,国务院公布城子崖遗址入选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探寻千年历史,触摸华夏文明,跟着记者一起来打卡吧。
济南市章丘区融媒体中心围绕章丘区城子崖遗址整体情况、发掘历史等内容拍摄了遗址地介绍视频,视频分三期完成,主要包括章丘区城子崖遗址的发现与重要意义、考古发掘历程、出土文物的介绍与解读以及遗址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通过事实讲述,揭示其蕴含的人文意义、文化内涵、文明影响和人类价值。
中新网济南1月6日电 (记者 沙见龙 李欣)“大家好,我是王赛博,一个在济南生活了6年的德国人。”“这里是个窑坑,从这里出土了什么宝贝呢?”灿烂的笑容,一头金发,说着流利的中文,身处山东济南章丘区城子崖古城考古遗址的王赛博,开启了他的直播探秘之旅。
1928年春,齐鲁大学助教吴金鼎路过平陵古城(今济南章丘龙山街道),不经意间的弯腰,发现断崖剖面上的灰土堆层,竟捡起了城子崖龙山文化。2021年,城子崖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获得“中国考古圣地”的殊荣。
3月22日,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成功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截至目前,山东入选项目累计达到25项,获得次数、项目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海岱考古”品牌持续擦亮。跋山遗址位于鲁中南沂蒙山腹地的沂水县河奎村,文化遗物出自古沂河阶地中下部。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近日来,考古成为济南市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全国考古工作会于7月11日、12日在济南召开,会议全面回顾了“十三五”以来中国考古工作取得的发展成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也在近日宣布,山东全省累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多达21次、项目24项。
来源:【海报新闻】文物古迹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山东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儒家文化发源地,文物古迹众多。大汶口、城子崖、齐国故城、纪王崮等一处处坐落于齐鲁大地上的古迹遗址见证了中华文明史的“长度”。
近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发布《2023年度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营报告》,全国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3年接待游客总量超6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35%,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旅热度不断攀升,已成为文旅新热点。
古邑章丘,历史沉淀,遗址星罗,文华流转。章丘区历史文化遗址众多,如璀璨明珠,以时间为线,串接起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遗址之光,照亮历史长河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是中华血脉的沉淀。章丘有古遗址124处、古墓葬10处,其中,国家级古遗址5处,省级古遗址2处、省级古墓葬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