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很多从农村进城上学、务工的农民,在享受城市红利的基础上,纷纷将农业户籍转为非农业户籍。但随之而来的,又是另一番困扰:随着户籍农转非后,之前在农村享受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自建的房屋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会受到影响吗?
“农转非”又称农业转移人口,在过去,的确有很多农业户口的人因为进城落户变成了非农业户口,和城镇居民户口相对比,这些人也享受了一些不公平的资源,尤其是在前二十年,很多非农业户口的人在就业,读书这方面都受到了阻碍。
农村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人家,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依据国家的户口管理政策,自己出钱,向国家缴纳农村户口转移变更成非农村户口,人们称之为“农转非”户口,就可以跳出农村户口的范围,就可以逃脱农村人的各种赋税和摊派。
马上迎来2023年,很多新政策一般都会在年初实施,在农村盖房子可是一件大事情,很多农民辛苦大半辈子,就希望能为子女建设一栋房子,但是在农村目前存在很多不合法的房子,这就导致农村宅基地的审批变得比以前困难,以至于传言农村是不是不让建房子了?
杨璐璐 王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部署“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时提出,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
8月27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14年以来,共有1.5亿农业转移人口平稳有序进城落户,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4年的35.9%提高到2023年的48.3%。与此同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仍有1.
东南网9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宇熙 郑雨萱)“是否愿意未来在城市定居?”“最希望政府给予哪些保障?”1.5万多份问卷,凝结成一份沉甸甸的“关于福建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摆在了9月19日召开的省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的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