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时,医生常常会在制定治疗方案前推荐患者朋友们进行一项称为“基因检测”的项目。拿到样本以后,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和指南推荐,通过相应的检测平台,如PCR、FISH 等传统检测方法,以及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等新一代检测手段进行基因检测。
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生活习惯的变迁,大肠癌这一和高龄、高蛋白饮食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正在不断升高。而通过筛查发现早期病变及时发现并干预治疗的话,绝大多数早期肠癌患者可以实现治愈,大大提升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爱要趁早”肠治久安4.
近来,67岁的杨大伯发现自己的大便有些不太正常,近期大便次数突然增多,并伴有便后手纸带血的现象。他来到重庆东大肛肠医院就诊,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杨大伯十分担心,自己的父亲早年也曾因结直肠癌离世。那么,结直肠癌是遗传性疾病吗?
结直肠癌患者有没有必要做基因检测?结直肠癌基因检测比较重要,但是在早期意义不是太大。一般都是基因检测是针对晚期的化疗患者来采取的,比如根据基因表达的不同采取的靶向药物也是不同的。另外一个就是有个错配修复基因,错配修复基因如果是缺失是可以用免疫治疗的。
深入研讨基因检测技术助力“肠”道健康3月22日,“结直肠癌粪便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多学科研讨会”在我院成功举办,会议深入研讨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目标指引下,发挥粪便基因甲基化肿瘤检测技术在结直肠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有效降低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造福群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