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脚鼓是傣族的重要民间乐器。云南芒市大湾村的朗四是傣族象脚鼓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0岁出头的他,在自己的家里坚持制作象脚鼓已46年。要制成一只完整的象脚鼓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傣族人心里,象脚鼓不仅仅是乐器,而是具有生命的。
连日来,临沧市临翔区的大街小巷都沉浸在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中,象脚鼓作为傣族群众节日里必不可少的乐器,也成为了泼水节的“主角”。临翔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忙畔街道青华社区不仅设立了象脚鼓制作技艺传习馆,还组建了女子象脚鼓队,小小象脚鼓,将傣族文化代代相传。
在西双版纳,象脚鼓舞是傣族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更多样化,民间的认知度更广,因而也最具代表性。它以傣族武术套路为基础,以象脚鼓作道具,伴以铓锣和镲,集中展现了傣族男子外柔内刚的性格特征。象脚鼓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波罕丙的表演,将这种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比赛中,7个象脚鼓队轮番上阵,身着傣装的参赛选手精神饱满,和着鼓点声热情地舞蹈,舞出了民族风采、非遗之美,让现场观众充分感受到了象脚鼓舞的独特魅力,掌声、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现场气氛热烈。经过激烈的角逐后,景谷县威远镇祥和鼓队以《祥和鼓舞》荣获“舞王”称号。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象脚鼓舞活动在云南省临沧市青华中学开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象脚鼓舞市级传承人俸花的表演将象脚鼓舞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们在俸花指导下也进行了象脚鼓舞排练。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云南省代表团的表演项目《跃动鼓韵》两轮比赛取得17.91分的好成绩。《跃动鼓韵》来源于民间象脚鼓舞技艺,以男子舞动的大、小象脚鼓为铺垫,引出傣族女子蹬象脚鼓,变化出极具特色的象脚鼓技巧。
来源:【云新闻】岩春(左)讲授象脚鼓 制作技艺。身着艳丽傣族服饰的选手和着鼓点声,迈着欢快的舞步依次上台展示鼓韵舞姿。鼓声、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整个赛场沸腾成欢乐的海洋。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象脚鼓舞”舞王大赛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威远镇燃情开舞。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千百年来绚丽多彩的文化在这里绽放今年的西双版纳州傣历1386年新年节(2024年泼水节)是一场热血沸腾的泼水狂欢也是一场集中展示非遗文化的盛会西双版纳的非遗项目种类繁多、底蕴深厚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类别这些民族民间优
8月10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为让广大游客、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8月11日—12日,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组织举办了以“水火交融·共进繁荣”为主题的火把节狂欢系列活动。笙歌燃情。活动还没正式开始,傣族广场喷泉前的泼水狂欢已经进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