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喜欢武术 曾卖掉拖拉机去武汉。那时武汉体育学院有全国知名的教授,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史广民在这里如鱼得水,“我在学校呆了两年,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意义极大,比如怎么去组织教学,训练方法的标准是什么,骨骼肌肉的原理,运动时受创伤怎么包扎……”
那时候,我和一个名叫弓振国的同学每年暑假都参加县文化馆举办的美术培训班。早在远古时代,黄帝有个儿子叫挥,因发明了防御的弧弓,又根据蛇行制出了利箭,被赐封“弓”“张”两姓,故今天的体育竞技项目中,人们还依旧能从甲骨文演化的“张”字中看到象形字延用的痕迹,一个高挑身材的人拉弓放箭进行防卫的简笔图形,可见“弓”姓人习武的古老与久远。
陕西红拳中华武术,泛指中华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结合社会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诸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等,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风貌的武术文化体系。
陕西武术流派与拳种,随着陕西古代体育发展逐步形成,并在实践中获得发展。据省体委武术挖掘整理办公室1988年挖掘整理,目前陕西共流传25个拳种,经国家体委综合精选,其中代表性较强的13种,即红拳、子拳、醉拳、梅花拳、少摩拳、功力拳、指东拳、七势拳、护身拳、盘根气功、南极门白猿通臂拳、心意六合拳、白猿通背拳。
陕西省武术协会审核:“红拳十三势”是在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编制的简易红拳24势的基础上,由陕西省武术协会和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共同聘请著名武术家马振邦老师、高西安老师,红拳专家昝文林、周润生、靳根生、杨明星、邵智勇、党选民、吴法泰、李少阳、和志强、田琨、李自强,刘文成,西安体院武术系副主任马文国博士,民族传统体育硕士研究生李全海、卢佳、张洁等共同编制便于推广普及的红拳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