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以前的文章反复说过,“阴阳”是个概念,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在自然的物质世界里根本就没有阴阳。亿万种概念一样,只是概念世界里的概念,在自然的物质世界里是不存在的,这就是“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表达的真实内涵。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从无中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生得生机勃勃,世间没有一片叶子是相同的,人类没有一片指纹是相同的,世间所有之物都是独一无二的,阴阳二气在看不见的虚气中交流和谐,相生相伴,各自的阴阳合和造就了生生不息的生态。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取自“天清地明”之意,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清明时节如何顺时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梅州市中医医院、梅州市田家炳医院)医生吴昱瑛、王晓民、肖慧奇、谢思君接受记者采访,总结了清明养生的几个要点。
中国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浙江衢州学生行作揖礼火遍中国。在疫情防控时期召开的浙江衢州各县(市、区)两会中,与会人员见面不握手,改行作揖礼,这成为今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见面不握手,改行作揖礼,既保证了礼节上的需要,又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
在青城山老君阁这一方神圣之地,香客们正全神贯注地叩首祈愿,沉浸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而另一边厢,一位老道士却以独特的生活节奏演绎着“修行也娱乐”的现代版,他悠哉游哉地敲磬,享受着片刻清闲,还不耽误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