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的女孩子小丽(化名),突然没有缘由地间断性发烧、头晕,时不时还显得十分烦躁。当地医院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脑炎,给予大量激素、抗病毒对症治疗后,症状却没有明显好转。家长带着小丽辗转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治疗,却意外发现,脑炎的根源竟在于一个妇科肿瘤。
近日,全国多地进入流感高发季节。不少人表示,感染后除了有发热、呼吸道症状,还会觉得头晕,疑似出现了“新毒株”。流感要怎样预防?不吃药能“扛”过去吗?来看医生解读↓↓目前没有发现“新毒株”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北方地区流感高发季节。
近期,广州的雨水较往年异常增多,雨水带来温度与湿度的变化为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温床,而大量的雨水冲刷地面,将土壤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带入水体,造成水源污染。这些被污染的水体可能成为病原微生物传播的媒介。
夏天走了,但烦人的“蚊虫大军”依旧猖狂。除了产生3D立体环绕“声波攻击”,和制造让人瘙痒难耐的红包外,它还有一种“病毒攻击”——登革热。近日,街坊小帅(化名)因为高烧40.2℃,紧急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急诊医学科就诊。
“最近感冒发烧的变多了”“被传染流感了,感觉有点头晕”……近日,全国多地进入流感高发季节,上海瑞金医院门诊感冒患者比例激增!不少人表示感染后除了有发热、呼吸道症状,还会觉得头晕。有“新毒株”流行吗? 这波流感要怎样预防?不吃药能否“扛”过去?来听专家解读!
据环球网消息,目前医生表示并未发现呼吸道传染病的新毒株.当下正处于北方地区的流感高发季节,以北京为例,今年高发期在12月开始逐渐到来,流行的主要毒株为甲型流感H1N1型.流感发病后,除了常见的发热、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外,头痛、全身酸痛、头晕等也是较为常见的全身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是病毒大量复制后,随血液循环散播到各部位,引起的身体自我保护反应,并不意味着有新毒株产生.
又到了蚊虫泛滥的夏季,67岁的市民王秀珠(化名)在淋雨后出现高热、肌肉酸痛等症状,原以为是受凉,结果竟查出是“Q热”,元凶很可能是蚊虫。专家提醒,别看“Q热”这个名字有点“萌”,但不及时处理很可能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