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与科技有关的最热新闻,莫过于“LK99室温超导”的话题。室温超导,人类近百年来一直在追求的目标。不少科研人员认为,“实现室温超导,意味着人类将进入新的纪元”。那么,假如可以进入新纪元,汽车行业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室温超导”的子弹,已经飞了两周。7月22日,韩国科研团队在arVix论文预印本网站上连发两文,宣布发现了“第一个常温常压超导体”LK-99。它是一种掺杂了少量铜的铅磷灰石材料,使其可以在127摄氏度下表现出超导性。一石激起千层浪,全世界物理实验室开始加班加点复盘。
曾声称发现首个室温超导体而备受关注的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机械工程和物理学教授迪亚斯,被证实已离开该校。当地时间11月19日,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发言人透露,因确认迪亚斯涉及研究不当行为,决定将其解聘。迪亚斯已不再受雇于该校。
在物理学领域,超导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虽然我国科学家们在2015年通过人为掺杂的方式,首次从铁基体系中发现了常温超导现象,但是人们依然无法从研究很多年的铁基超导材料中找到理论和实验中符合的结果,只能暂时在这一领域中迈出一小步。
背景刚刚还在学习ChatGPT和AI绘画,感觉人工智能逐步在改变这一切。看到异常火爆的常温超导话题,忍不住看一眼现在的进展。故事是这样的,在7月22日,几位韩国人在arxiv上挂出了一篇文章,声称自己发现了一种新材料,具备常温常压下的超导体特性。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如果说2023科技领域能引发全球吃瓜的大事,室温超导应该榜上有名,2023室温超导这把火由美国科学家迪亚斯开启,一直“烧到”韩国,再到中国——历经业内科学家质疑、支持、复现,圈外人士围观,全球“吃瓜”……反转再反转,最后以《自然》宣布撤销迪亚斯论文暂告一段落,不
连日来,全世界又被“室温超导”一词刷屏。韩国科研团队在7月22日发表的一篇论文宣称,他们发现了常压室温超导体LK-99晶体,LK-99晶体为六方结构,主要由铅-磷灰石,以及少量的铜构成,可以在127摄氏度以下表现出超导性。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方冬韩国科研团队7月底的两篇论文宣称发现了全球首个室温常压超导材料,引爆全球舆论。如果能在室温常压下实现超导,人类或将迎来新一轮工业革命。如此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真的就要实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