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吸引外资规模有所下降。对此,我国引资规模仍然处于近年来的高位。去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632.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是1.13万亿。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厦门9月9日电 (记者 闫旭)9日,《世界投资报告2024》(中文版)在于厦门举行的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下降2%,降至1.3万亿美元。如果除去中转经济体的影响,全球FDI流量下降超10%。
【商务部:2023年1-8月全国吸收外资8471.7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5.1%】财联社9月15日电,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1-8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154家,同比增长3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47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
来源:经济日报8月20日在南非北开普省拍摄的南非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项目。新华社记者 张誉东摄9月9日,联合国可持续证券交易所倡议理事会主席、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投资和企业司司长李楠在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发布了《世界投资报告2024》中文版。
作者:钟正生、范城恺(钟正生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核心观点本文重点从增长趋势、资金来源、投资方式和行业分布四个角度,梳理近年来(尤其新冠疫情后)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的重要变化。增长趋势:高位回落。
最近,关于“外资大规模撤离中国”的话题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自媒体的渲染让不少人对中国经济的吸引力产生怀疑。《人民日报》“读者点题”栏目也曾关注此问题,通过数据和事实为我们拨开迷雾。先看一组数据:2024年全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27.
ZHIKUYAOLAN编者按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产业政策调整和供应链重塑、贸易及投资保护主义措施加剧以及地区冲突持续和地缘政治关系紧张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普遍收缩,全球贸易仍在复苏进程之中。
核心观点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全球跨境投资下滑的不利影响,中国坚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坚持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继续保持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地位,对外直接投资居全球第三位,双向投资量稳质升、亮点突出。
近日,印度商业和工业部下辖的工业和国内贸易促进部部长拉杰什·库马尔·辛格表示,印度将继续努力吸引外国投资,“我们的目标是,未来5年内,平均每年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000亿美元”。对于印度能否实现这一目标,争议很大。
近期,中印经济关系出现改善迹象,印度官员表态称,将放松对中国投资的限制,而印度政府也正在采取行动,加快对中国技术人员赴印的签证审批。印度电子与信息技术部长拉杰夫·钱德拉塞卡近期表态,称印度对中国投资持“开放”态度,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也表示:“我们并未拒绝来自中国的商业活动。
原标题:商务部研究院报告显示:(引题)中国实际使用外资仍处较高水平(主题)经济日报记者 王一伊8月28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在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发布《跨国公司在中国: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新机遇》研究报告。
■闫坤 周旭海近年来,部分西方媒体和智库持续对中国吸引外资的能力展开负面报道,甚至在舆论上制造污名化言论抹黑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一种论调是将短期内中国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的波动视作外商大批撤离中国的表现,炒作“外资撤离中国论”,渲染中国经济出现结构性问题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