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伏天后,出现发热症状的市民明显增多。目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如果市民出现发热症状,该怎样就医呢?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前往发热门诊72小时之内,当发热达到37.3℃时,患者就要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出门务必戴好口罩,最好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前往医院。
武汉晚报12月8日讯(记者江梦晴)奥密克戎毒株致病性减弱、但传染性增强。一般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后怎么办?可否在家观察治疗?什么情况需要就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发热门诊主任戴锴7日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进行了解读。
炎炎夏日,大口喝冰水、长时间吹冷气、任性洗冷水澡等错误方式都可能导致热伤风等疾病。身体发热的症状在夏日时常出现,那么,如何正确对待身体发热症状?当身体发热时需要注意什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病友服务中心护师荣兴华表示,出现身体发热的症状,首先不要紧张,要按照就医流程进行。
随着“感冒季”来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感染后出现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纷纷开始购买药物,以备不时之需。但是乱用药物,尤其是解热镇痛药会导致很多不良反应,甚至危害健康。听上海市胸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潘雁讲解服用药物前需要知道的知识点。(一)如何进行评估发热程度?
红网时刻新闻12月28日讯(通讯员 张势承)发烧,医学专业用语“发热”,是儿科门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在当下这个特殊时期,更是令很多家长焦虑难耐,一边担心发热门诊人多交叉感染,一边担心孩子身体受害。那也许这篇文章会对您有所帮助。发热指的是人的温度超过正常值,一般腋下温度>37.
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名誉主任、主任医师钱素云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儿童也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是,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热程度不一,发热大概持续2—3天,病程大约3—5天。
近期由于新冠病毒感染、流感等因素,发热的人越来越多,不少网友也分享了自己的降温方法。这其中虽然有些经验确实有效,但依然存在不少误区,不科学的降温可能引发其他问题。对此,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中西医整合医学科严辰医生讲解了常见发热降温误区,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