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洞见未来在同济大学116周岁生日之际同济校友终身学习平台星空讲堂将于5月21日下午推出校庆专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发展人工智能新时代已来,“危”与“机”并存,它给传统教育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也蕴含着历史性机遇。核心问题在于: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创新发展?
今天下午5点,同济大学2023届毕业典礼隆重开幕。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以《心有所向,奋发有为,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斗者》为题发表讲话,满怀深情地寄语同济2023届毕业学子。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线上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编者按:凤凰花开盛夏至,一程山水一华年。2024届高校毕业生正收拾行囊,准备迎接新的人生篇章。临行前,校长和老师们的殷殷嘱托,是莘莘学子在大学校园的“最后一课”。谈人生、谈担当、谈学习、谈奋斗……校长们或深刻或幽默的话语,是深深不舍,是切切期待,更是新旅程的锦囊。
“在翻译‘马踏飞燕’时,如果不对其文化背景进行补充,外国友人可能一脸茫然。”“直译‘Yes, father!’,会引起误会。”“我们都知道蛇皮袋指的是塑料编织袋,但一位外国译者却将它翻译成了用蛇皮做的口袋。
6月29日下午5时,同济大学2023届毕业典礼开幕。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以《心有所向,奋发有为,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斗者》为题发表讲话,寄语同济2023届毕业学子。同济大学 图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线上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1月4日,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方面发文介绍,2024年12月31日,同济大学原校长徐诵明外孙、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徐冬冬受聘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并做客同济高等讲堂,开讲《“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生命的问答》。同期还举行了档案、图书捐赠仪式。
8月29日,在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数字教育论坛”上,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郑庆华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说,“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优势,又要避免技术的物化和异化,坚持发挥人工智能赋能作用,又要防止技术凌驾于一人之上。
又是一年开学季,各大高校校长们燃情开讲新学期“第一课”,金句频出。其中,创新成为今年的高频词;也有校长表示,大学不介意你“懵圈”,还鼓励你试错,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纯粹地热爱,“不自量力”地改变世界。这些满怀希冀的寄语,哪一句戳中了你?一起来看看。
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18日电(黄艾娇 许婧)3月9日,来自全国30余家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近20家红色场馆的专家学者齐聚同济大学,共话如何善用红色资源上好“大思政课”、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元融合:革命文物+大思政课革命文物+大思政课——全国百馆百校
中新网上海5月19日电 (黄艾娇 许婧)“中法大学校长论坛”19日在同济大学开讲,来自中国、法国25所高校和教育机构以及法国建筑与遗产之城约80名校长与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工程教育”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