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作者: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俄】译者:曾思艺延伸:西伯利亚位于极寒之地,气候恶劣,荒无人烟;这样一个没有围墙的天然监狱,让很多人被流放于此,他们之中有贵族、文学家、科学家、反叛者等等。
一本好的小说,故事情节往往处处引人入胜,如痴如醉,甚至产生了很多期待,《罪与罚》无疑就是,甚至还让我产生了无妄的企图,是有些着魔了,像沉迷任何上瘾行为一样,一直想沉迷在故事里,仿佛在故事中一样,每一秒都好想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读《罪与罚》读到了无感,愣是把自己吓出一身冷汗。记得上大学时读《罪与罚》,起初觉得不大点儿一个事儿,陀氏絮絮叨叨讲半天,可看到后面时热血沸腾,又膜拜陀氏在解剖一个个小人物之中透视了整个人性,印象最深刻的是伟大与渺小的一步之遥。
小说《罪与罚》中,19世纪的沙俄最繁华的都市圣彼得堡每天都在上演着住在罗马的人玩着牛马的场景,主人公拉斯尼尔科夫也像屏幕前的我们一样是名自命不凡、孤标傲世的大学生,更像屏幕前的我们一样靠着父母的接济和微博的薪水维持着自我那体面的尊严,随手挥毫创作的几篇论文刊登在野鸡杂志上,顿感人生达到了巅峰。
那些不曾见过幸福生活的人们,嘴边总会惦念着:“人啊,生来就是受苦的。”于是,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开始想要为自己打抱不平,他们憎恨那些万恶的资本家,憎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更甚者,还会杀掉他们心中所憎恨的人,他们一边称自己是惩治坏人的“超人”,一边却因为杀人,觉得自己犯了大罪,他们本身就是矛盾的,可做出不合乎法律的事情,使得他们不仅仅没能拯救世界,更没能拯救他们自己。
撰文丨耿海英(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作者:(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译者:耿海英,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贝贝特 2020年3月二十世纪初我国开始译介与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
购买外文名著,译本的选择尤其重要。尤其是一些公版的外文名著,部分价格非常便宜。甚至9.9包邮。但是这种翻译质量打个问号。对于哪个是最好的译本,完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人对文字喜好不一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版本最重要。当然翻译极差的版本,大家普遍还是能一眼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