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是教育生命力的迸发;每一场教学的分享,都是集体教育智慧的传递。为了提升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充分发挥语言活动的教育价值,探索适宜的教学策略,加强庐江县学前教育教研交流。
3月28日,五星乡中心幼儿园开展“石头变身记”教研活动。一颗颗平凡的石头,在幼儿园教师的世界里却有大文章,在石头上作画,利用不同的彩绘方法,经过教师们的巧妙创意,一颗颗小小的石头就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
鲁网淄博6月8日讯(通讯员 孙丽君)“小石头圆溜溜、亮晶晶,放在手里凉凉的......”2016年6月6日淄川区实验幼儿园小二班的小朋友和可爱的小石头一起做游戏,在不同的创作形式中感受到了艺术的神奇魅力。
我们都知道3-4岁的宝宝还无法自己做作业,所以通常需要父母在一旁指导,其实小孩子的作业本来没有什么难度,无非就是一些手工题,或者简简单单地拍照打卡活动,家长在下班时间和孩子一起完成作业,还可以增进感情,但是有些作业却让家长摸不清头脑。
幼儿园的作业,更多时候只是让家长能与孩子一起有目的的共处一段时间而已,这也是为何会强调亲子互动性,甚至可以这么说:这些作业其实是在启发家长如何和孩子一起玩。然而,如果家长仅仅只是当做学校的任务而应付交差了事的话,那基本上我们再怎么强调互动性,也是没意义的。
“生活即教育”,石头在普通人看来是冰冷的、坚硬的,然而在孩子们的眼中却是精彩的、生动的。为了充分开阔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近日,宜宾市江安县阳春镇桐梓幼儿园开展了“奇思妙想,‘石’在有趣”主题活动。活动中,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找到的石头,相互交流所知所感。
从“神童”的妈妈到孤独症孩子的妈妈,方静笑称自己在过去的30多年里,干着铁杵成针的活儿,吃着“比苦还苦”的苦,但教会儿子石头(化名)两个特别厉害的本领——感受爱和回应爱。“撞碎”孤独、战胜抑郁,她用自己的心日复一日聚集金粉,熔成金子,锻成各种形状。
11月29日位于陕西省神木市的石峁博物馆建成开放展区面积5943平方米基本陈列包括“巍巍石峁”“王者之城”“都邑生活”“赫赫之名”四大板块主题为“中华古国·文明王都”石峁博物馆的展陈有什么看点?展品有着怎样的故事?
两人一组,让不起眼的鹅卵石变成一幅幅美丽的作品东南网漳州1月6日讯(本网记者 苏益纯 通讯员 黄建和 张金梅 陈佳平) 在蔚蓝色的海洋里,各色鱼儿在珊瑚树旁畅游,冒泡。“这是老师们以鹅卵石为主要材料创作的《海底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