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调》《紫竹调》是江南地区的民歌小曲、爱情小调,也是沪剧的基本曲牌。广泛传播于吴语区(苏南、上海、浙江大部、皖南等)。经过历代艺人的传唱和修改,各地的《紫竹调》都加入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在音节的处理上有所不同。歌词多因情而发,没有固定的版本,但词与曲,皆有浓厚的吴风。
紫竹调 《炎黄风情》第20曲鲍元恺《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以脍炙人口的中国民歌旋律和绚丽的西方管弦乐色彩,展示了一幅幅汉族人民的生活画卷。自1991年首演以来,通过国内外乐团在世界各地的频繁演出,使《炎黄风情》成为在海内外演出率最高的中国管弦乐作品。
昨晚,2021思南赏艺会特别邀请了沪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与上海民族乐团中胡声部首席、上海市非遗“江南丝竹”传承人沈多米与乐团演奏家沈多雷、陈昀颖、朱天津、于晓娜、王阳、吴弘烨为大家带来《紫竹留韵——江南丝竹与红色石库门》。
6月29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江苏省音乐家协会承办的2024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盛典——“国乐雅韵”海内外江南丝竹展演在荔枝大剧院开演,来自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外的18支民乐团体与现场观众共赴一场独具魅力的江南丝竹音乐之
随着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洒落在湖面上,天津文化中心湖畔被柔和的灯光点缀得如梦似幻。夜色正好,音符也随夜色起伏跳动……8月31日晚,2024西岸艺术节暨“秋韵华章 艺享西岸”天津文化中心湖畔音乐会就这样拉开帷幕。
新华社石家庄1月1日电 题:美国青年乐团奏响中国传统民乐新华社记者王美祺、苏凯洋二胡、中阮、古筝、扬琴……大幕拉开,一群美国青年用中国传统乐器缓缓奏响江南民歌《紫竹调》。轻柔婉转、节奏明快的曲调在礼堂中回荡,如同涓涓细流沁润着观众的心田。
【典藏·国乐】中国音乐·民乐金曲集(10首) 伴奏:中央乐团交响乐队曲目:01。春江花月夜(箫/琵琶/筝)陈涛/张强/许菱子演奏 00:0102。绿洲(绑笛)李增光独奏 06:4003。寒鸦戏水(筝)许菱子独奏 12:2804。苗岭的早晨(古笛)李增光独奏 18:2005。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短歌行二首》中写下“堂上调丝竹,四座欢且康”,丝弦之音,竹管之韵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用以陶冶性情,抒发快意。江南丝竹,作为流传于江南地带的传统音乐形式,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的《海派非遗过大年》就去听听“江南丝竹”的声声入耳。
中医说:失眠烦躁多听歌。《紫竹调》养心音乐。五行音乐,五音疗疾。在中医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最佳聆听时间:21:00-23:00。要在子时睡觉之前,就要让心气平和下来,进而影响身体。养心推荐听:《紫竹词》。属于火的徽音,和属于水的羽音配合起来很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