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淳安融媒体中心】6月30日晚,中国羽毛球队一位青年运动员在印度尼西亚日惹举办的比赛中突然倒地抽搐,送医后不治离世。根据目前信息,该运动员离世可能由运动相关心源性猝死引起。猝死,是指各种原因引发的急性症状,一般1小时内死亡。
近日,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张志杰在比赛中晕倒,送医后不幸去世。出现心脏骤停该如何正确施救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为此,记者近日专门拜访了有着10年急救经验的佛山519急救志愿服务队队长、佛山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讲师成记辉,一起了解心肺复苏和AED除颤仪的正确操作。
来源:【赣南日报】如果遇到有人突然倒地,无意识、无呼吸,我们该怎么办呢?AED作为一种抢救仪器,你会使用它吗?“AED就是自动体外除颤仪,它是一部能够自动监测患者心律、判断有无室颤发生,一旦发生室颤,便会充电放电,完成心脏电击除颤的医疗仪器。
我们可以在机场、地铁站、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向工作人员取得。当我们在医院外遇到心搏骤停的患者时,在黄金救援时间4分钟内,及时获取并正确 使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方法,可以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在近期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急救大会上,记者了解到:中国每年因心脏疾病猝死的人数多达76万,其中90%以上发生在医院外。心脏停止跳动的最佳抢救时间是4分钟之内,叫作“黄金4分钟”,使用AED,也就是自动体外除颤器及时施救,成功率能提升40%左右。社会急救体系建设情况如何?
生活当中有人突然倒地你会怎么办?正确使用“救命神器”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有效进行心肺复苏,可以帮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大家不必担心判断失误而电错人,AED会自动进行心律分析,分析之后,AED会自动提示“建议电击”或者“不建议电击”。
当周围有人突发心梗时有着“救命神器”之称的AED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呢?科博士带你一起去学习一下!事件回顾2025年2月8日凌晨,广州一位父亲突发心梗,急需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急救。儿子在拨打120后,根据医生的建议,发动亲友在小区内寻找AED设备。
他人突发猝死、心跳骤停时,我们到底怎么做,能为患者抓住一丝生机,让这样的不幸更少一点?对于普通人来说,学会应用AED与心肺复苏术(CPR)尤为重要。最实用的急救知识都为你梳理好了——只需几分钟,掌握救命技能!干货来了:今天就学会用CPR和AED!怎么判断他人可能发生了心脏骤停?
如果心跳、呼吸停止的时间超过了4至6分钟,脑组织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如果心跳、呼吸停止时间超过了10分钟,导致脑死亡,生命就无可挽救。随着社会医疗条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出现在公共场合,正确地使用AED可以最大限度把握“黄金四分钟”,拯救更多生命。
在所有急症中,最凶险的是心脏骤停,发生心脏骤停4分钟内进正确心肺复苏,可以大大提升患者存活机率;脑梗死发生3小时内尤其关键,需要及时送医接受溶栓药物治疗或者取栓手术,超过4.5小时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脑组织缺血时间长,治疗效果比较差,溶栓也更容易出血,还可能出现终身偏瘫、失语等严重后遗症。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石小宏近日,羽毛球运动员张志杰在比赛时突发意外引起运动爱好者的关注。当身边有人突发心脏骤停时,该如何实施急救?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的谢研霞表示,此时在身边的人除了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以外,还需要尽快正确地使用AED。
日前,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规范的通知》。《通知》要求,按照3至5分钟内获取AED并到达现场为原则进行AED配置,并明确AED日常使用和管理的主体、人员培训、应急预案和演练等内容。
以3~5分钟内获取AED并到达现场为原则配置,明确政务服务大厅、大型交通设施、大型商场、学校等公共场所配置数量;使用、管理主体每日对每台AED至少检查一次、每年至少举行1次针对心搏骤停事件的应急演练,按照1:10的比例组织安装点附近员工完成相关急救操作培训……日前,广州市卫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