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域内外国家加快在南海进行战略布局:其他声索国以固化既得利益为导向的单边行动接二连三,美日等域外国家加紧扩大军事存在和构建旨在遏制中国海上力量发展的多边安全机制,中国和东盟国家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面临挑战、遭遇阻力,南海形势发展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邢晓婧】12月23日,在以“中国式现代化 破解百年变局”为主题的2024环球时报年会现场,专家学者就“冲突、竞争与合作:中国式现代化的外部环境”的议题展开讨论。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郭媛丹 冷舒眉 赵瑜莎】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时表示,中国愿与东盟加快“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推进海上合作与共同开发,把南海建设成为和平之海、合作之海、友谊之海。
(记者 海涵)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吴士存7月11日在《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裁决再批驳》报告发布会上回答中评社记者提问时指出,日菲《互惠准入协定》签署后,日本将成为继美国之后南海军事安全领域新的“麻烦制造者”。
来源:环球时报 进入21世纪以来,南海争端问题在国际上引发越来越多关注,这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声索国不负责任的海上单边行动,以及少数域外国家别有用心地介入搅局;另一方面也因为国际舆论场中出现不少刻意歪曲南海历史和恶意抹黑中国南海权利主张的奇谈怪论。
来源: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 记者 徐童 索炎琦】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于9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北京时间13日上午,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吴士存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美方参加本届北京香山论坛情况、中菲关系等热点话题。
菲律宾近期出台所谓“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企图以国内立法形式固化南海仲裁案非法裁决,以国内法超越国际法授权范围,非法限制他国合法权利。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12月16日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表示,菲律宾出台“两法”意在应对国内政治危机并继续配合美国挑衅中国。
菲律宾于2024年11月通过《海洋区域法》和《群岛航道法》,试图以国内法形式固化其在南海的非法主张,并扬言效仿2016年南海仲裁案发起针对中国的“二次仲裁”,内容包括指控中国渔民破坏海洋环境或执法“过度使用武力”。
来源:环球时报 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已经落下帷幕,但在本届会议上受到热议的一些话题还在国际舆论场持续发酵。今年是笔者第6次参加慕安会,自2018年开始参会以来,我在这里切身感受到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华认知渐趋负面的变化。
中新网三亚11月28日电 (记者 王子谦)第五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正在海南三亚举办,在27日举办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与南海资源开发”座谈会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建言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动南海资源开发与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