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十六帝某音平台,总能看到一些人在讲,如果明朝延续下去的话会怎样。比如 明朝延续下去的话国土面积能达到2000多万平方公里;将会是拥有殖民地最多的国家;会首先进入工业革命,并迅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变成列强之一;绝对不会像清朝一样签订不平等条约。可事实是这样吗?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两个封建王朝,有网友曾总结了两段语录“终明一朝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有清一朝268年,和万年亲,割万里地,赔亿万款,纳万年贡,天子弃国门,君王万里遁。”
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百年的屈辱史,这是清朝一直遭人诟病的原因,因为清朝的一些列政策,使得中国错失了现代化的机遇,远远落后于世界,并且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重大的灾难,造成的恶劣影响直到百年之后的今天也未能完全消除。
它们说起明朝,就把明朝贬得一无是处,毫无价值。它们一说起带清,那是精神抖擞精神振奋,带清民族团结价值满满。问题就来了,它们口中那个腐朽落后的明朝居然能够放倒在日本历史上那也算是如日中天丰臣秀吉的派来的日本大名军队。
最近看到这样的问题比较多,说,明朝到了近代会比大清强吗?总有人很固执地说,明朝一定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开启工业革命,这完全就是有些人个人臆想了,闭关锁国完全不是从清朝开始的,明朝朱元璋时期就这么干了,而且明清两超都是重农抑商的政策,明朝的商税不到宋朝的六分之一,明朝的商人地位是极其低的,商人外出经商必须领取官府颁发的路引,否则就是重罪,商人及其子女考学当官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大明朝从始至终都是非常限制商业发展,商业不发达,政策又是闭关锁国,他怎么发展出来资本主义呢?
明朝是一个铁血的王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对外强硬,不和亲,不纳贡;在明朝中后期,尤其是在江南地区,已经率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专门纺织丝绸的作坊,我们姑且将其称为工厂的雏形,在这些小作坊里出现了雇佣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苗头,如果没有后来的内忧外患,这种苗头势必会发展成大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大的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使后续的国力更加强盛。
明朝的灭亡确实是一个历史转折点,但是归咎于清朝入侵导致我国文明倒退,是过于简单化的看法。明朝内阁制度的建立,为君主立宪奠定了基础,如果明朝延续发展,这一制度可能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演变,此外明朝时期工商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萌芽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