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事实上,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也是多年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发展预期目标之一。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四季度及全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其中,经常账户顺差4175亿美元,仅次于2008年的历史最高值,较2021年增长32%,顺差规模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
近期市场关于“两万亿美元顺差去了哪里”的话题引发热议,质疑者的主要观点是:“2020年以来,我国通过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方式积累了大量的顺差规模,达到约1.89万亿美元,然而这笔顺差资金形成的外汇,在外汇存款、结售汇数据、外汇储备、外汇占款中都找不到”。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题:平衡·稳健·净增持——国家外汇局解读我国国际收支发展态势新华社记者刘开雄、吴雨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超600亿美元,外资持续净增持人民币债券……如何看待我国一季度国际收支情况?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摘要:从2009年至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周期性转变,且这一转变也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策略从旧“三位一体”到新“三位一体”的结构性转变。以新冠疫情与俄乌冲突爆发为特征的全球新变局既给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安全带来了新挑战,也提供了新机遇。
(本文作者高善文,国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自由的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对中国有巨大利益今年以来,中国贸易失衡的问题开始引起广泛讨论,尤其是该问题与产能过剩相关联,引起了一些国家的不安。张斌博士对中国贸易失衡的历史数据进行了非常深入和完备地分析,提出了许多切中肯綮的建议。
经济方面,澳大利亚人均国民总收入位居全球前列,经济增速常年位于同等发达经济体中上水平。疫情后澳大利亚经济的复苏在发达经济体中表现相对优秀。产业结构上,以住房服务、医疗保健等为主的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工业比重波动下降,采矿业是其最重要的行业。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课程编号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适用专业1:国际贸易2:金融学3:会计学4:工商管理5:市场营销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48学时总学分3学分实验学时0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比例30%考试成绩比例70%考查(作者,名称,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 题:引领中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持续前行——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侧记新华社记者邹伟、韩洁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