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徐沪济教授 来源/院方提供(下同)北京时间7月15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徐沪济教授团队临床研究最新成果“异体CD19靶向CAR-T疗法治疗重症肌炎和系统性硬化病的研究”,在国际三大顶尖学术期刊之一的《细胞》(Cell)杂志以原创论著形式在线发表。
参考文献:1. Lyu X, Gupta L, Tholouli E, et al.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therapy: a new emerging landscape in 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s. Rheumatology . 2023 Nov 20:kead616. doi: 10.1093/rheumatology/kead616.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982747.
中新网上海7月16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16日获悉,中国专家最新研究成功使用异体通用型CAR-T细胞疗法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为难治性风湿免疫病的诊治提供新路径、新思路。据悉,风湿免疫性疾病影响人群数量庞大,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后威胁人类健康的又一大“杀手”。
12月13日,信达生物与驯鹿医疗在2021年第 63 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以口头报告形式展示了共同开发的全人源自体 B 细胞成熟抗原嵌合抗原受体自体 T 细胞疗法的最新 1/2 期注册性临床研究结果。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我们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团队合作使用健康供者来源的T细胞,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制备出针对B淋巴细胞CD19的通用型靶向CAR-T细胞药物,实现了CAR-T细胞的批量生产,满足了CAR-T细胞治疗的随时使用,为难治性风湿免疫病的诊治提供了新方法。
“我们用5年时间完成这一技术的临床转化,”12月21日,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候任主委、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分会副会长、武汉协和医院院长胡豫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团队从技术的临床、研究和管理三维度予以创新,并响应国家政策,创新性的对具有先进性的新技术新业务快速开展临床转化和临床应用,团队启动该项目至今,已申报21项国际和国内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并参与主持了国内首款上市CAR-T细胞疗法技术药物的临床研究。
重大突破!我国专家成功使用CAR-T细胞疗法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生物医药领域的不断突破和创新,各种新型治疗手段相继涌现,为医学界和患者朋友们带来了福音。其中,免疫细胞治疗作为一种颇具潜力的治疗手段备受关注,而CAR-T细胞疗法更是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通过识别B细胞特异性表面分子的 CAR-T细胞来治疗:美国NIH国家癌症研究所James N. Kochenderfer通讯在《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发表论文“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y for autoimmune disease”,对CAR T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现状和未来方向进行了全面分析。
·通用型CAR-T细胞疗法是指从健康捐献者体内分离提取T细胞,通过基因编辑或非基因编辑改造和体外扩增后,最后可输入多位患者体内的疗法。其优势在于成本低、可随时使用。目前该疗法仍处于早期阶段。徐沪济团队在查房。图片来源:长征医院更便宜的CAR-T疗法不远了?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12月10日,《自然》发布2024年度十大人物。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注意到,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大内科主任、风湿免疫科主任徐沪济凭借 CAR-T细胞疗法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入选。徐沪济是我国风湿免疫界的领军人物之一。
·“我们在早期试验中观察到积极的疗效信号,输注后可以阻止疾病进展,并表现出逆转疾病征象,改善程度远优于传统疗法,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鉴于当前试验数据有限,为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进行大量的深入研究和临床试验。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9日,《自然》(Nature)公布了2024年度十大人物。其中,有两位来自中国的科学家,分别是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徐沪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
2019年,一项发表在Drug Design, Development and Therapy杂志上的研究招募了64名年龄在18至64岁之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这些患者在接受了脐带MSC联合DMARDs治疗1年及3年后,其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免疫球蛋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发现异常情况,这表明脐带MSC细胞联合DMARDs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