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好!对,是我,就是你正注视着的那片小小的竹简。此刻,你站在玻璃橱窗之外,而我静默在玻璃管中,一场跨越千年的深情邂逅又一次启幕。或许你并不能听见我的问候,但我早已期待着你的阅读。在崭新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里,一拨一拨的游览者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简牍圣地——云梦出土秦汉简牍展”正在湖北云梦县博物馆展出,众多珍贵的简牍文物,引起了人们对简牍背后的历史极大的关注。简牍是对我国古代用于书写文字的竹、木材质载体的概称。在纸张普及之前,简牍记录下了泱泱华夏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走进简牍“世界”,揭开千年历史的神秘面纱,这不仅仅是竹、木材质书写载体的历史文书和史料价值极高的历史文献,更是珍贵的文物和文化遗产,其满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以及丝绸之路上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的历史印记。
几千年前的竹简像一封封书信从古代穿越到现代……在荆州这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热土上透过出土的简牍我们看到了古人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也记录了古人的思考与智慧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在荆州出土的简牍都记录了哪些有趣的内容吧~⬇️⬇️⬇️最早的九九乘法表“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
简牍制作简牍形制《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中有关简册的最早记录,让有些研究者认为简册的出现可追溯到殷商时期。从殷商到魏晋,近两千年时间里竹木简牍是最主要的文字载体之一,学者把这段时期称之为“简牍时代”。20世纪是简牍大发现时代。
两汉时期,官府又在蜀郡设立大型工官“西工”,生产漆器、蜀锦等等。但在近日,因为考古新发现,这段历史的表述或将被修正:出土于成都青羊区字库街的秦简,不仅为成都地区首次出土的秦简,简牍上的“西工师”字迹显示,西工或在秦时已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