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海军当中被称为97式“机铳车”,是在前者95式摩托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所谓的“机铳”也就是机枪的意思,二战期间一般装备给日本海军陆战队用于通讯、侦察、传令或者军官乘用等,97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左侧安装了一个船形挎斗,内置一个座椅,顶部会架设一挺轻机枪,在必要时能进行战斗,动力方面搭载一台双缸V形1200CC汽油发动机,最高时速每小时110公里,车身重量410公斤,车长2870毫米,宽度1870毫米、高度1400毫米,从30年代到二战结束,97式摩托车大约生产了18000辆左右,当时除了海军使用外,陆军也大量装备。
在二战期间,日军的战斗力在亚洲非常强悍,虽然资源匮乏,武器装备不如西方,但仍然能在东南亚所向披靡。但是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拉开序幕,日军的实力和武器装备方面对比美军可谓捉襟见肘,那么本期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二战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所使用的那些武器装备都有哪些。
对于我们来说,日军装备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个了,毕竟看了这么多年的抗日剧,虽然有神剧中各种武器乱入,但是一般人还是对于日军的武器装备有些印象的,毕竟三八大盖、小钢盔、屁帘军帽什么的都是标配,那么具体细分一下,一个日军单兵装备到底是什么样的?
众所周知,在二战太平洋战场中的日军,面对美军的重火力、先进的武器和作战思维,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为了企图挽回战局,日军组建了多支“特攻队”,目的就是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盟军的大损失,当时日军的空中有“神风特攻队”,海上有“伏龙特攻队”,当然地面上也有临时组件的特攻队,尤其是在冲绳岛战役中,日军频繁部署特攻队,经常在暗处奇袭盟军。
很多人都以为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队没有冲锋枪,唯一的自动武器只有轻重机枪,而实际上,二战中日本也自行研制过三种国产冲锋枪,只是没有大量装备部队而已,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在中国战场上基本用不到冲锋枪,第二是冲锋枪造价高,而且费子弹,这对当时缺乏资源的日本来说根本承受不起。
世界上第一支栓动式步枪起源于1836年的普鲁士,也就是现在的德国,在进入20世纪后,基本各国军队都装备了栓动式步枪作为制式武器,一战期间被广泛采用,到了二战,虽然开始渐渐的出现了半自动步枪,但栓动式步枪仍然作为各国的主要武器。
在多数人的印象里,二战日军所使用的手枪,基本上都是俗称“鸡腿撸子”的南部14式手枪,但实际上,二战日本陆军和海军方面所装备过的手枪不只有这一种,如果将常规的战斗手枪和军官佩枪加起来的话多达13个型号,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这些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