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15日消息(记者焦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15日起正式开展。作为我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每一届广交会的举办对外贸企业来说都是一场期待已久的盛事。本届广交会参展情况如何?又有哪些新的亮点?
大家好,我是外贸星哥,欢迎来到我的频道。广交会大家都知道吧?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广交会都可以称得上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展会之一。但是,在座的各位小伙伴,你了解它的历史和过去吗?哎,星哥今天心情不错,来给大家做个小小的科普,说一下广交会的前世今生。
由广东广播电视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中国对外贸易中心联合摄制的重大历史文献纪录片《广交天下》于10月15日至22日在广东卫视22:20档播出,该片通过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这一中国与世界各国平等互利、互通有无、对外贸易的窗口,呈现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对外开放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春,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广交会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商品最全、采购商最多且来源最广、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光阴荏苒,从1957年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举办至今,广交会已经走过了近70个春秋。近日在广州市档案馆“走进档案·读懂广州”展览中,展出了一系列与“中国第一展”相关的珍贵史料,以档案唤醒城市记忆,呈现千年商都展新貌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
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于10月15日—11月4日分三期在广州·琶洲会展举办。截至10月14日统计,本届广交会已有14.7万境外采购商预注册。本届展览总面积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7.4万个,设55个展区、171个专区。
中国第一展,一展通天下。10月15日,第134届广交会开幕。从1957年开始,广交会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是广东人家门口的进出口商品交易盛会,也被视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八方来客、万商云集”,这是广交会的常态。与上届相比,本届广交会又有许多不一般:一是规模更大。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谭铮音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目前,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第二期正火热进行中。最新数据显示,4月15日—19日举办的第一期展览面积和进馆人次均创历史新高,到会境外采购商6.6万人,出口成交128亿美元。
4月的广州,木棉似火,珠水如蓝。而已进入第四天的第133届广交会,热度仍在持续攀升,给仲春的广州带来初夏般的感受。“广交世界,互利天下。”在广交会展馆外的草坪中,修剪出的中英文大字更是分外显眼;展馆内,人头攒动、接踵摩肩。
如果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观察外企前沿产品和技术的窗口,那么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则是外企深度了解中国产品、技术和服务的最新成果,挖掘市场机遇的重要平台。正在举行的第135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外企、外商踊跃到会。
文|王庆峰展位人头攒动、酒店一房难求……15日开幕的第13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参展商、采购商参会。不断升温的合作氛围,展现了世界客商对中国外贸向好的预期。广交世界、互利天下。每年春秋两季举行的广交会,被誉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4月15日,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正式开门迎客。本届广交会以“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开放”为主题,分三期举办线下展,同时常态化运营线上平台。盛会启幕。琶洲地铁站,熙熙攘攘;广交会展馆内,高朋满座。千年商都再现“万商云集”的火爆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