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9月22日电 (记者 岳依桐)恒温恒湿多功能考古方舱、可载人“悬空”发掘的考古集成平台以及前置到发掘现场的各类实验室……2020年启动的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最新一轮考古发掘工作现场宛如科幻大片的场景,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
国家文物局12月26日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16家单位推进三星堆出土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完成祭祀区出土金面具、鸟形金饰等4062件珍贵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同时对铜器铸造工艺和产地进行研究。
新华社成都12月16日电(记者童芳)16日,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二期工程在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研究院启动,未来三年四川将组织对三星堆和金沙遗址重要遗迹和功能区的未知领域开展发掘研究,深入挖掘阐释古蜀文明蕴含的突出普遍价值,生动书写中华文明的古蜀华章。
据新华社电 (记者康锦谦、童芳)新发现建筑基址和手工业作坊分布、朝向呈现明显规律,新确认三星堆古城水门、城门等……记者日前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一系列新的考古证据表明:距今3000多年前,三星堆古城已有清晰城市规划。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刘可欣成都平原,鸭子河畔,三星堆遗址的重大发现令沉睡数千年的古蜀文明“一醒惊天下”,将这片土地所承载的悠久历史缓缓诉说。而在这背后,是几代考古人的“接力”,走过近百年的艰难路程。1934年,三星堆遗址开启了首次科学考古发掘。
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9月18日,封面新闻报道“一位网友在短视频平台称自己在四川省广汉市鸭子河岸边意外发现商周时期陶片,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一事。据该网友描述,他在三星堆附近鸭子河畔的一处空地上发现大量陶片,判断这可能是与三星堆同时期的陶片。
3000多年前工匠在玉石上开出的精美凹槽、码得整整齐齐的石斧坑、填有大量玛瑙籽料的磉墩……记者23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三星堆公布新的考古发现,不仅为大量出土珍贵文物来源提供了重要线索,还为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多元一体增加了新的实物证据。
9月26日,三星堆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一项全新的互动体验项目:“寻觅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现场”大空间VR沉浸式探索体验。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是国内首个考古发掘现场实景V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项目,也是三星堆首次将遗址区考古研究成果资源交付予游客体验。
国家文物局12月26日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会上通报了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最新考古成果。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16家单位推进三星堆出土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完成祭祀区出土金面具、鸟形金饰等4062件珍贵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同时对铜器铸造工艺和产地进行研究。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李雨心 四川广汉摄影报道作为古蜀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再醒惊天下”之后,三星堆及金沙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一直牵动着世界的目光。哪些发掘工作能够帮助我们更加了解古蜀文明?三星堆-金沙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将如何开展?发掘和研究工作重点又是哪些?
(文物保护工作者正在清理青铜扭头跪坐人像)真相:近年来,声称“三星堆停止发掘”的短视频充斥网络。对此,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冉宏林说,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及遗址保护工作一直没有间断过。
央视网消息:国庆假期将至,各地博物馆和遗址公园预定火热,地处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是迄今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盛极于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中晚期。系列报道《文化中国行》今天就走进广汉三星堆,探寻古蜀文明的瑰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