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河北南宫华宝古籍印刷有限公司工人在制作线装书。齐栏、打孔、穿钉、包角、包面……经14道传统工序,一本线装书就制作而成。在河北省南宫市一家古籍印刷厂车间,一沓沓线装书散发着淡淡的书香。南宫印刷业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就有手工印制史志、书画、家谱的石印坊。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自6月1日起,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新闻网联合推出系列大运河沿线非遗主题短视频,呈现大运河河北段沿线丰富的非遗项目,展示精彩的非遗制作技艺,讲述非遗背后的人文故事和文化内涵。今天,为大家带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线装书工艺。
线装书制作工艺繁琐细腻,在经过理料、配页、穿纸钉、粘封面、配本册、切书、复口等30道工艺后,一册册带着墨香的书籍才算制作完成。河北省南宫市线装书制作技艺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推出各类线装书达上千种,在保护传承的同时,带动农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卷轴装按顺序将书页粘接后,末端粘接木制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圆轴,首端粘接细木杆,然后以尾轴为轴心向前卷收,成为一束的装帧形式。卷轴装始于帛书,隋唐纸书盛行时应用于纸书,以后历代均沿用,现代装裱字画仍沿用卷轴装。
编按: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西厢记》极富传奇色彩。明末清初的金圣叹把《西厢记》与屈原的辞赋、庄周的哲理散文、司马迁的传记文、杜甫的诗歌、施耐庵的《水浒》并列为“天下才子必读书”,而在《红楼梦》里,曹雪芹以《西厢记》为素材写下了“西厢记妙词通戏语”这一著名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