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4日消息(记者 樊瑞)AI手机正在逐步走入人们生活中。日前,阿里确认与苹果合作,将为中国市场iPhone提供AI服务支持。三星也官宣与智谱合作,最新款旗舰手机Galaxy S25系列将搭载智谱的Agentic GLM技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俊 实习生 崔嘉豪 北京报道 2023年起,从苹果到三星的手机厂商争相推出AI手机。DeepSeek大模型的火爆更是掀起了新一轮合作热潮,国内多家手机厂商陆续宣布接入,为疲软的手机行业注入一剂强心针。但伴随着AI手机的发展,隐私风险逐渐显露。
在如今这个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可以说早已经被各大APP渗透得千疮百孔。而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安全,自然而然也成为了用户以及手机厂商不容忽视的问题。好在各大手机厂商在这方面也没有懈怠,如今很多手机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已经做得相当到位。
导读你有没有想过,手机里的聊天记录和隐私信息其实藏着不少秘密?尤其是在感情中,管理好这些记录可真是关键啊!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如何通过微信的设置,挖掘出那些可能让你心里不安的沟通痕迹,搞清楚对方到底在忙些什么。了解潜在心理负担了解这些信息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心理负担。
9月1日《数据安全法》正式落地实施,《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将在11月初执行,目前数据和信息安全这件事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隐私安全也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高频词,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刻不容缓。
伴随AI智能体“接管”手机屏幕,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正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当将AI“装入”手机的两张“技术地图”——端侧AI与云侧AI时,还涉及第三方大模型,手机终端厂商、大模型提供者和开发者等不同商业主体间的生态模式及责任边界尚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