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征信”“个人信贷干货”“贷款新政策”……打开短视频平台,各路自称是金融专家或创业导师的博主,一本正经地传授金融知识、信贷诀窍。在他们的话术中,劝导网友关闭花呗、信用卡等,使用近乎耸人听闻的说辞,吸引观众进一步向其咨询,但接触后才发现,这些博主中不少的真身都是贷款中介。
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您好,我是××银行信贷中心的客户经理,请问您现在需不需要贷款……”你是否曾经接到过这样的贷款推销电话?而且总是频繁被骚扰?针对电话推销贷款产品的背后,少不了贷款中介的背影,而这类行为正在被进一步整治中。
“助贷模式的初衷,是把传统金融机构、金融持牌机构的资金资源与有数据、流量、获客优势的机构结合,提高放贷效率,实现优势互补”01市场监管压力倒逼“助贷”崛起在强监管之下,贷款中介曾经最赚钱的业务,垫资、催收都不能再做了,也就相当于斩断了贷款中介的生命之源,对于贷款中介的打击自然是致
近期,看到一篇文声称“今年助贷行业太好赚钱了,没有几个亿利润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首先看下几家上市公司助贷平台公布的Q3财报,陆金所从财报来看与去年同期1.31亿的净利润相比,2024年第三季度亏损了7.25亿,尽管相比第二季度有所上涨了0.25亿。
助贷业务是资金方和第三方中介机构为目标客户提供贷款服务的合作方式,就是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的助贷机构与持牌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等资金方,通过商务合同约定双方权利义务,由助贷机构提供获客、初筛等必要贷前服务,由资金方完成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后发放百分之百的放贷资金,从而使借贷客户获得贷款服务的合作方式。
5月21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张健华在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助贷作为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科技企业优势互补,提升机构获客、风险管理能力,合作开展信贷业务的重要模式,在金融科技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将成为大型互联网企业平台布局的细分领域。
为了促进助贷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正当权益,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业标准和规则,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与零壹智库联合推出“中国助贷行业:探索与未来”专题。
助贷行业扩张“暂停”近期,上市助贷平台陆续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7家上市助贷平台规模出现倒退趋势,信用风险持续走高,利润普遍下滑,助贷行业扩张按下“暂停键”。海右财经共统计了七家上市助贷业绩、规模、逾期率数据,并与同期数据比较。
近期,奇富科技、乐信、信也科技三家累计贷款交易规模破千亿的助贷“排头兵”发布2023年Q4及全年业绩报告。三家公司的整体业绩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奇富科技实现营收162.9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59%,实现归母净利润42.85亿元,同比增长6.
仅支付宝花呗、借呗、网商贷本息合计欠款就约二十万,全部网贷平台和信用卡合计欠款更是高达四十多万。对于为何会欠下如此高额的债务,张春继续说道,和其他负债者使用信用卡和网贷用以消费不同的是,自己借网贷和信用卡的钱全部用以直播电商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