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上午,由新闻晨报·周到和蓝马甲联合组织的“智能手机课堂”走进普陀区甘泉党群服务中心,手把手指导老年人如何更丝滑地使用手机。尽管降温叠加下雨,但活动仍然吸引20多位叔叔阿姨到场,甚至,蓝马甲志愿者还在现场看到了熟悉的老面孔,阿姨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又来啦!
近日,一则微博词条#大妈捡到手机用免密支付刷光余额#登上热搜榜,引起网友热议。当我们进行移动支付的时候,往往需要输入密码或人脸识别来确保支付操作的安全性,但如果开通了“免密支付”,在支付过程中就不需要输入密码或人脸识别了,只需点击确认就可以直接支付。
当前,我国网购用户已超9亿人,越来越便捷的支付手段让网络消费体验更加“丝滑”。但免密支付、自动续费等方式在简化付款流程的同时,也成为一些平台“套路”消费者的手段,暗藏诱导消费陷阱。如何避免支付“便捷”变“踩坑”?怎样才能织牢消费者权益保护网?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微博取消自动续费方式。(来源:微博)“在办理连续付费业务时只需通过弹窗输入密码就能达成的交易,到取消时却格外麻烦。”“我经常找不到取消自动续费的地方在哪,每次都要操作半天。” 近年来,随着各种平台订阅会员制度的普及,自动续费机制成为许多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一直跃跃欲试“去支付宝化”的美团率先发动奇袭,“幸福二选一”的外卖平台市场,要变天了?29日起,陆续有网友反映,自己在使用美团支付时发现,美团月付和银行卡支付占据优先位置,不再显示支付宝支付,而微信支付和Apple pay还在支付选择列表上。
⇧点上方蓝色字关注“央视一套”,加“星标”⇧具体操作方法见文尾近日“关闭自动续费仍被扣费”登上热搜为啥APP自动续费关了还在扣费?如何关闭“隐藏选项”?往下看,一同了解↓↓明明关闭了自动续费功能为啥还是被扣费了?
原标题:“免密支付”,便捷背后有安全隐患伴随这一功能的迅速普及,与之相关的盗窃案件、乌龙事件屡见不鲜“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通的‘免密支付’功能,直到手机频繁收到账单提醒,才发现平台账号被盗,对方通过‘免密支付’消费了5000多元。
骗子以购买商品为由,添加商家微信好友,通过微信进行沟通,后以商家收款码异常为由,指引商家在微信视频中展示支付宝收款码,让商家刷新支付宝收款码,在此操作过程中,商家支付宝付款码暴露,骗子利用免密支付趁机扫走商家余额。
近年来很多电商平台推出“先使用后付款”服务这一支付模式以独特的便捷性迅速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使用但也有不少消费者对此吐槽多地消费者组织也纷纷发布关于“先用后付”的消费警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先用后付”这一新型服务毁誉参半又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近日,一则#大妈捡到手机用免密支付刷光余额#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榜,引起网友热议。据报道,四川泸州一名60岁大妈捡到他人手机后,发现手机竟然没有锁屏密码,一看微信零钱有5100多元,于是就将微信里面的钱全部消费了,最终被民警抓获。
霜降来临 气温骤降眨眼又到了购物的季节今年,剁手族又被套路了平台新“玩法”不少消费者反映,他们最近都在不知不觉中开通了电商平台的“先用后付”功能,没留神就“0元”拍下了商品。在点击确认收货按钮后,收到突如其来的扣款通知,才惊觉这项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