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在古诗词意境中,最喜欢的一个词——炊烟。它会在宁静的村庄中缓缓升起,也会在游子羁旅中蓦然出现,无论在何处,每当看到它,总会感受到一种家的归属和生生不息的希望。1、一条门巷成村落,几处炊烟锁翠微。
编辑 | 柳色黄插画师 | 瑶背背01.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宋】邵雍《山村咏怀》0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03.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唐】孟浩然《田园作》04.日出布谷鸣,田家拥锄犁。——【唐】李白《赠从弟冽》05.
作者:周梦蝶又见炊烟升起。袅袅炊烟,腾空而起,先浓后淡,时隐时现,最终在暮色苍茫时,宛如一抹天边的流云,飘然离去,消失不见。很多时候回到老家,尤其是在冬日的傍晚,站在故土山梁上,我都傻傻分不清楚,哪是薄雾,哪是炊烟。
炊烟散尽是新城 作者:宁廷常祖祖辈辈都是烧柴做饭,全村五百多个烟囱一齐冒烟,炊烟袅袅,几百条烟龙直窜云霄,化为烟云;有风时,炊烟旋转,黑烟、白烟柔和在一起,把整个村庄笼罩在烟雾里。富裕人家做饭用风箱,左手拉风箱,右手往灶膛里 塞柴,“呱哒,呱哒,”一会开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