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0.67度,东经104.06度。这里,是成都。这座拥有4500年文明史、2300年建城史的城市,自从公元前311年,战国纵横家张仪与初代蜀郡守张若在成都建起了第一座城池之后,成都的城市原点再也没有变更过。
由成都市委宣传部指导、新津区主办的2024天府端午龙舟会,将于6月9日—10日在新津南河及沿岸举行。新津端午龙舟会始于唐代,传承千年。清代道光版《新津县志》记载:“五月五日,包角黍,悬蒲剑、艾虎于门,饮雄黄酒,城南竞渡。
时序更迭,华章日新。历史的长河依旧滚滚向前,每一滴水珠都似乎承载着过往的记忆,向无尽的未来流淌。在这千百年的流转中,成都以其独有的韵律,演绎着变与不变的和谐乐章。散花楼、蜀王府、老文化宫……这些穿越时空的文化地标,不仅是往昔辉煌的印记,更是今日成都多元文化的生动注脚。
成都,别名蓉城,源自于美丽的芙蓉花。千年来芙蓉花伴随成都走过历史的风风雨雨,已然成为成都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自1983年以来,芙蓉花成为成都的“市花”,芙蓉花与成都有哪些“千年缘分”呢?值此第四届天府芙蓉花节期间,成都市植物园将如约举办一系列与芙蓉相关的活动。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12月6日,由成都市总工会主办,武侯区总工会承办的“蜀韵传古今 成‘工’谱华章”——“幸福成‘工’乐动全城”成都职工文化主题活动在武侯区南郊公园热烈开启,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21支队伍齐聚,共赴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蜀地风情,千古流传,匠心独运映锦官。
文 | 艾霖编辑 | 山风成都杜甫草堂。(视觉中国 / 图)公元759年的寒冬腊月,从甘肃一路辗转流亡到成都的杜甫,第一次与这座“天府之国”相遇了。他惊讶地发现,蜀地竟如此繁华——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在下眉山苏轼,从千年前的宋朝穿越而来。”5月19日晚,成都东门码头,身着宋服的“苏东坡”率众人踏上古色古香的游船,夜游锦江。岸边,集市上各种文创齐聚,宋风雅趣,夜色生香。恍惚让人想起当年苏东坡乘船出川的情形。这是当晚眉山市东坡区在此打造的文旅沉浸式推介会一个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