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中美战略竞争中,欧洲的角色至关重要。大部分欧洲国家力避选边站队,基于自身利益在中美之间挑选最有利位置。在中美长期博弈的大背景下,中国也应以中长期视角审视中欧关系,在确保中欧合作稳健发展,维护共同利益的同时,灵活处理双方意识形态分歧,防止问题升级,或被美国利用。
捷克加入由德国主导的欧洲合作采购协议——欧洲军贸市场再起波澜■周 韵 詹乾坤 杨 恒豹2A8坦克。 资料图片前不久,捷克宣布加入由德国主导的欧洲合作采购协议,计划斥资520亿捷克克朗采购77辆豹2A8坦克,逐步替换现有的苏式旧装备。
中国日报网3月12日电(记者 蒋成龙) 据@国防部发布 ,3月11日,第14次中国—欧盟防务部门安全政策对话在北京举行,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与欧盟对外行动署和平、安全与防务总司领导共同主持对话。双方就中欧关系、中国与欧盟防务合作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北约在亚太的扩张,以亚洲范围工业能力最强的美国盟国日本为基石,涵盖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即将卸任的欧盟外长博雷利11月1日到访日本,并同日本外相岩屋毅会晤,期间欧日建立安全与防务伙伴关系,并签署相关文件。
一、美俄关系缓和:短期交易与长期矛盾并存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驱动特朗普政府近期与俄罗斯的互动(如沙特会谈、停火共识等)更多体现其“美国优先”的实用主义逻辑:通过冻结俄乌冲突减少美国投入,并试图将俄罗斯作为牵制中国的潜在筹码。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前言·】——»2025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注定载入史册。不是因为达成了什么重要的协议,而是因为撕破了一张伪善的面具。
从普京宣布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较量,已经进入到了第三个年头,而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一点是,过去引领了人类两次工业革命的西欧,却因为这场冲突而变得一蹶不振,尽管欧盟也曾喊出要成为全球第三极的呼声,但在现实的重压之下,恐怕也只是沦为空空的一句口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