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长在后台询问大壮哥,孩子一天天长得,在和家长洗澡或者不小心看见大人的身体,总会问一些生理构造的问题,家长有时候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就遮掩过去,但是总觉得这样并不好,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想让大壮哥给支支招。
我女儿今年10岁,上五年级,前段时间跟我女儿聊天,她说她班一个男生过生日,她的同桌给那个男生送了一个印有唐三的流沙文具盒,而她同桌自己则买了一个小五的流沙文具盒,对于这个事情,我女儿原话是这样说的:一看我同桌就是喜欢那个男生,不然怎么会这样安排?
女儿刚上幼儿园不久,就发现她有很多的问题。每天回来就是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地给我说个不停:今天幼儿园学了什么?又做了什么新的游戏?她每天和我分享幼儿园的趣事,我也非常的开心,觉得孩子在幼儿园表现还挺不错的。有一天突然接到老师的电话:“笑笑尿裤子了,你给她送条裤子吧!
据说,性别差异,从婴儿出生的第一个小时就可以看到了,看见并接纳诸多差异,我们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曾听过有人吐槽:小时候乖巧听话的是女孩,上学了成绩好的是女孩,班长和课代表是女孩,作业最让老师省心的还是女孩,那么,男孩呢?
怀孕生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新生命的传递和延续。但是如果孩子越长越不像自己,那么想必很多父母都会心存疑虑,甚至转喜为悲。小张和小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闺蜜,两人从学生时代就一直将对方视为彼此的亲姐妹。后来长大之后,二人都结婚成家了。结婚后不久,两人非常凑巧地在同一时间段怀孕了。
孩子3岁以后,就要让孩子知道1个概念,这个概念就是:男女之分。这个概念要是知道得晚,那可能会称兄道弟,也有可能孩子对称呼和性别都可能分不清,笑话就大了去了。要是知道得早,孩子能将人物关系和称呼记得牢牢的,也不会混淆,像姑姑就叫做姑姑,该不会叫做姑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