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王一理前段时间,在音乐圈销声匿迹许久的包小柏,以“AI复活女儿”成为了热搜人物;来自辽宁的孙歌利用AI换脸软件,将已逝父亲的脸替换成自己的脸,录制了一段“父亲”报平安的视频来安慰奶奶……一时间,种种案例让不少网友直呼:“《流浪地球2》里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与女儿数
不久前,郎清平团队收到一份特殊的委托:借助“AI复活”技术,让数字人定期给90岁高龄的父母打电话聊天,以瞒住老人儿子已离世的消息。郎清平是一家智能科技公司的负责人,这家公司从去年4月起启动“数字生命计划”,帮助人们打造AI“新生命”。
近日,著名音乐人包小柏在一次访谈中表示“我的女儿又回来了”,背后原因让人泪目。然而用AI技术生成故去亲人并与之交流则成为了众多娱乐功能之外一个严肃的应用场景,对于这项新兴的服务,有人欣然接受,也有人最终选择放弃,技术应用背后的隐忧也渐渐浮现。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 本报记者 赵丽□ 本报实习生 李纪凡“只需要52.1元,就能还原逝去亲人的容貌并和ta聊天。”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浪潮之下,与逝去的亲人“再见一面”似乎日渐成为可能。《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用AI“复活”逝去的人,已经发展成了一门生意。
清明时节,南京超级头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张泽伟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行程安排满满当当,连吃饭的时间都几乎腾不出来。他新搬的办公室还没来得及收拾,杂物凌乱地摊了一地。灯没开,阳光透过拉了一半的窗帘照进来,整个房间呈现一种淡淡的暖色。
“妈,8000元不够,给我转1.5万元吧。”一位母亲正和女儿视频聊天,听着在外地上学的女儿在视频里撒娇抱怨“生活费不够用了”,她心疼不已打算立刻给孩子转账。就在这时,家门打开了,她的“真女儿”走了进来。而另一头,视频里的“假女儿”还在央求妈妈“给生活费”。这是一则AI反诈视频。
著名音乐人包小柏的女儿包容在2021年因病去世,年仅22岁。女儿去世后,包小柏就没有理发了,他说,因为头发有一段是曾经天天触碰过女儿额头的。女儿去世后,他很难走出失去女儿的阴影,甚至不敢面对亲友的问候。此后,思女心切的包小柏决心攻读博士,希望以AI技术让女儿在数字世界复活。
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孙凯没有想到,自己多年前在云端“复活”母亲的想法,如今已壮大成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近来,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复活”已逝亲人、名人的消息时见报端。不少人也跃跃欲试,尝试着为自己塑造一个“数字分身”。
提供一张照片、一段10多秒的音频,即可让逝者在视频中“活”过来——AI“复活”亲人成生意,哪些红线待划定?本报记者 陶稳阅读提示今年清明节前,利用AI技术“复活”亲人成为热议话题。在电商平台,有店家提供这项收费服务,低至几元钱就能“复活”亲人。
当大家还在沉浸Sora引发的关注和讨论时,包小柏用AI复活女儿的事情在近日冲上热搜,也将“AI复活”再度带到大众面前。“对我而言,AI可以让我明确地知道,能把思念的模式换一种工具来表达。”包小柏在公开采访中这样说道。像包小柏这样有执念复活逝者的人,其实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