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父母对孩子做过最多的一件事情,应该就是原谅。考试没考好,就算是考试题目早就给孩子讲了无数遍,但是,面对孩子,还是说了句,“没关系,下次好好考”;在外调皮捣蛋,伤了别人家孩子,哪怕自己被对方父母指着鼻子骂,回到家对孩子也是说,“以后可不许这样了哈,这次就这样吧”。
作者:苏航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政治部该怎样看待“别人家的孩子”,近年来,公众情绪颇有些纠结。一方面,随着法律保护日益周延,大众对侵害未成年人行为的“零容忍”态度越发明显。另一方面,公共场所里未成年人无界限闹脾气造成纠纷的事件也一再让舆论场泛起波澜。
最近有一位妈妈跟我倾诉,说三年级的儿子语文书不见了,交待给妈妈去找,自己则看电视去了。我很理解这位妈妈的心情,这也是很多“抱着孩子成长”的父母很容易出现的挫败感。一旦父母始终“代替孩子成长”,那么这些孩子普遍存在下面两个问题:一是孩子没有边界意识,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父母的事情。
我们总是说,要给孩子快乐的童年,要让他们减负。要让他们少受点罪。可是现如今,很多叛逆期的孩子却无法理解他们的社会责任。前段时间的一个新闻,说两个当兵的孩子不忍在军队的生活,去做逃兵。他们没有想到什么是他们已经长大,他们所要背负的责任。
极目新闻记者 柳琛琛“陌生人给我糖,不吃不吃;陌生人带我走,不走不走;陌生们敲敲门,不开不开……”守护国家安全,在许多人眼里是大人的事;在从事幼教工作近20年的襄阳市襄州区直机关幼儿园副园长张亚娴看来,国家安全教育理应从小做起。
春节假期结束了,面临一次又一次的离别,回归到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春节对于每个游子来说,都是一年中最为珍贵的团聚时刻,团聚的时光总是显得短暂,离别的痛苦却深深刻在心中。一位农民子女的自述:拼尽全力,依旧愧对父母来自偏远农村的孩子,在城市里默默拼搏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