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校课堂既要“抬头率”更要参与率近日南昌大学《赣剧艺术鉴赏》课程走红,不少同学将拍摄的课堂片段分享至各大社交平台,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点赞。这堂课有多火?火到必须跑步才能抢到第一排,“抬头率100%,上课都不用打卡”。
来源:狐度 文| 李哲衡水的中学,又上新闻了。高一学生吴同学,就读于衡水市第十四中学中湖校区,其母亲称吴同学因存在上课说话等行为,近日被学校认定违纪,停课一周。但学校没有相应的书面处理意见,只给了一张请假条,疑似“以假代罚”。
6月14日,2024“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创享会在长沙举行。“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优秀作者代表和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围绕如何唱响新时代中国好声音,共商共议推进网络评论生产传播创新。会上,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岳松围绕《弹幕中的双向奔赴》做主题分享。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图片来源:南昌大学官微新江苏评论员 留白“‘抬头率’可以说是100%。”近日,在南昌大学赣剧艺术鉴赏课堂上,很多同学将课上拍摄的短视频分享至各大社交平台,被百万网友点赞。
5月30日,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与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共同举办的“改革与创新:新时代政治共识教育”学术研讨会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社院的100余位教研工作者相聚南京,围绕如何做好新时代政治共识教育展开热烈交流与讨论。
本报讯(记者 余杏 通讯员 柳琼 陈玮)“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近日,在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政课堂上,学生们以饱满的热情,通过朗诵、歌曲、舞蹈和情景剧等多种形式,生动演绎着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诗词,课堂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与蓬勃的活力。
光明网评论员:今天(5月6日),中国青年网以《青年教师谈高校马原课:要“到课率”更要“抬头率”》为题,推出了该网为马克思诞辰198周年(5月5日)而特别策划的“您好,马克思!”系列文章中的一篇调查报道。
为了新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的集体备课,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崔涵冰,这两天一直在思考:怎么让学生上课时更投入,也从课上获益更多?在各种形式的课堂上,如何减少低头率、提高抬头率、化为点头率,也是所有思政教师面对00后学子的“大课题”。
近期,全国多地高校开展了学风建设活动,一些高校强调,要检查学生上课“坐前排”的情况。新乡医学院、河南工学院、长春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均下发通知,要求对前排就座情况、到课率、上课状态等情况进行摸排。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热议。开会、上课不愿坐前排,这其实不稀奇。
作为一名高校老师,我上课已十年有余,算不上“老司机”“老油条”,但我还是自信我的课堂输出可以令同学们学到一点真知识,或思维的启迪,抑或视野的开拓,近些年我发现我的课堂上同学们的“抬头率”整体不高,尤其是专业课(相较于针对全校学生的通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