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核心可能在15年内完全停止运转,这个消息确实让人感到惊讶。然而,这并不是一个毫无根据的猜测,科学家们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发现,地球核心的旋转速度正在减慢,并且形状也发生了变化。地球的核心和表面是不同的,核心主要是由铁等金属构成,表面主要是岩石、土壤等组成。
春节期间,来自我国北京大学的教授宋晓东和副研究员杨易,一起在权威杂志《自然·地球》发表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他们研究了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所有地震波资料后,发现地球的内核早在2009年就可能已经停止转动了,并且很可能已经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转动了。
论文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宋晓东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研究发现,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到2009年左右,地球内核为正向差速旋转,速率快于地球自转,而2009年之后,内核开始反向差速旋转,速率慢于地球自转。
根据星期一发布的一项研究,地球内核已经停止与地球其他部分同向旋转,甚至可能正在往相反方向旋转。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宋晓东和特聘副研究员杨翼撰写的报告,称地表以下约5000公里处为这个“行星中的行星”,可以独立旋转,因为它漂浮于液态的金属外核中。
内核是最中心的部分,它虽然遥远,但与地球的形成和演化息息相关,并影响着地球的磁场和自转。近期,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讲席教授宋晓东和该院特聘副研究员杨翼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上发表论文,揭示了地球内核的差速旋转在近十几年来出现停止并逐渐反转的现象,首次为地心与地表存在动力学联系提供了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