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这几十年的军队生涯,霍利在自己的传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曾见过很多国家的军队,二战时期的苏联红军和美国步兵已经非常厉害了,只不过他们却比不上德国步兵。然而德国步兵又根本无法与中国步兵相比,中国步兵才是真正的世界步兵之王!”
这篇题为《新时代的潜力》的署名文章,7月1日在《中国日报》“建党百年专刊”上刊发。同以《红星照耀中国》著称于世,向世界讲述上世纪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一样,穆迪也是在中国工作了13年,也目睹和记录了一段非同寻常的时代风云。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美国新闻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1928年底,她以记者身份来到中国。在伦敦的病榻上,她还深情地说:“我可能再也看不到中国了,无论如何我已经知道新的中国政府终于成为现实,世界再也不会像老样子那样了……假如哪一天我能重返中国,我一定要亲一亲她的土地。”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2021年将迎来建党一百周年,从1921年到2021年,在这一百年中,长征绝对是对中国历史极为重要的大事件,而且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精神力量的象征。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近日报道英国纽卡斯尔埃斯维克的圣约翰墓园(Elswick, St. John's Cemetery)内新发现的一座北洋水师人员墓碑,因其形制特殊、墓主身份不明等诸多疑点引起历史学者及爱好者的热烈讨论。
看着缄默不语李鸿章,广州海关税务司德璀琳有一种很奇怪感觉,在他眼里看来,这个曾经伟大国家想现在已经垂垂老矣,就和面前这个老人一样,这个国家现在对于国际惯例似乎一无所知,在北京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居然委托一个地方官员处理外交事务,这在他的国家是无论如何不能发生的。
刘 阳/口 述宋馥李/访&文1860年到1950,一个剧烈变化的中国,在北京城投射了太多的沧桑。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随军记者费里斯·比托进入北京,拍摄了北京最早的风光旧影,留下了关于城墙、宫殿、庙宇、园林等一组蛋白照片,北京的影像时代拉开帷幕。
界面新闻记者 | 徐鲁青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1860年中英签订《北京条约》时,英国随军摄影师费利斯·比托把摄影机架在礼部大门前,打算记录下历史时刻。时任礼部主事刘毓楠回忆此事,在日记中写到,“至礼部大堂檐外设一架,上有方木盒,中有镜,覆以红毡,不知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