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上的老师名叫米皓,出生于1997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科特迪瓦小伙。2024年9月,毕业后的他来到位于科特迪瓦西部山区的邦戈洛的一所学校担任英语老师,并自发设立中文小课堂,教授学生中文对话和歌曲。米皓用他习得的知识,为山区的孩子们打开一扇眺望东方的窗口。
来自非洲科特迪瓦的小伙李世满,现在是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的一名留学生。他很喜欢中国文化,生活中,他喜欢说“中”。他喜欢中文说唱歌曲,喜欢和同学们一起逛博物馆、吃美食。他还喜欢中医,特别是针灸,每到周末他还会和同学们一起寻找中医老师,请教中医知识。他希望能把中医带回家,帮助更多的人。
中非合作论坛|爱说“中”的科特迪瓦小伙李世满来自非洲科特迪瓦的小伙李世满,现在是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的一名留学生。他很喜欢中国文化,生活中,他喜欢说“中”。他喜欢中文说唱歌曲,喜欢和同学们一起逛博物馆、吃美食。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阿比让9月12日电科特迪瓦技术教育、职业培训与学徒部长科菲·恩盖桑日前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强调教育和职业培训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并表示,非洲和中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不仅有助于科特迪瓦年轻人获得优质教育机会,同时也推动了科特迪瓦可持续发展。
潮新闻客户端 吴夏璠 记者 邹宸中国给非洲乃至世界艺术领域带来了什么?在12月2日召开的良渚论坛分论坛“中外艺术家眼中的文明交流互鉴论坛”上,来自科特迪瓦的雕塑艺术教授莫合·欸布斯·库塞·玛蒂尔德用自身的经历做了分享。
“我一直都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小时候就跟妈妈说自己长大要到中国去学功夫。当时妈妈还不信,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我第一时间就打电话告诉了妈妈。”科特迪瓦小伙马克斯·约朗多说。约朗多曾就读于科特迪瓦博瓦尼大学,出于对中国功夫的浓厚兴趣,他常常到学校的孔子学院学习中文。
新华社阿比让4月19日电(记者张健) “我一直都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小时候就跟妈妈说自己长大要到中国去学功夫。当时妈妈还不信,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我第一时间就打电话告诉了妈妈。”科特迪瓦小伙马克斯·约朗多说。
新华社阿比让4月18日电 通讯|中国传统文化启迪我更加热爱家乡——一位科特迪瓦少林武僧的中国情缘新华社记者张健“我一直都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小时候就跟妈妈说自己长大要到中国去学功夫。当时妈妈还不信,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我第一时间就打电话告诉了妈妈。”科特迪瓦小伙马克斯·约朗多说。
来自非洲科特迪瓦的小伙李世满,现在是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的一名留学生,他很喜欢中国文化,生活中,他喜欢说“中”。他喜欢中文说唱歌曲,喜欢和同学们一起逛博物馆、吃美食,他还喜欢中医,特别是针灸,每到周末他还会和同学们一起寻找中医老师,请教中医知识,他希望能把中医带回家,帮助更多的人。
科特迪瓦是一个位于西非海岸的非洲国家。法语翻译为“象牙海岸”,该国大约有2400万人口,面积约为32万平方千米,以盛产咖啡豆而闻名与世界。本国居民由一些土著民族群体和海外移民所组成。这个国家大约20%的人口生活在首都阿比让。
新华社阿比让12月7日电题:一个在非洲打飞盘的中国女孩新华社记者张健“埃马纽埃尔,接着!”“太棒了,再把飞盘扔过来!”“对,手腕再用力一点!”博瓦尼大学运动草坪上,王瑞雪耐心地教导一位8岁的科特迪瓦男孩打飞盘。
“埃马纽埃尔,接着!”“太棒了,再把飞盘扔过来!”“对,手腕再用力一点!”博瓦尼大学运动草坪上,王瑞雪耐心地教导一位8岁的科特迪瓦男孩打飞盘。去年9月,这位中国女孩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陆,酷爱飞盘运动的她决定在社交媒体上打开融入当地青年社群的第一扇门。
央视网消息:在湖南、广西、贵州,生活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他们在这里体验、融入不同的地方文化,享受多元的生活方式,也追逐着自己梦想。英国人大卫从小和贵州结缘,大学毕业后他回到贵州大学教足球,帮助学生享受足球的快乐,也把“村超”的活力传递给世界。一起来听听大卫的中国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