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崇彬,1916年7月17日出生,山东省文登县高村人,出身贫寒,四岁丧母。随父亲生活,吃穿都很艰难,七岁到吉安一个舅舅家念书,认识熟先生为干爹,又念了两年后辍学给人家放牛,16岁时又学木匠,19岁回到在长白县的家,不久父亲病逝,孤身一人,生活没有着落。
渡江战役纪念公园杨登君团风,历来都是块造就英雄的土地。千年的兵戈铁马,杀声阵阵,依然不绝于耳。且不说三国曹公屯兵于此,赤壁矶头演绎出千古名役;亦不用道朱元璋在此战败了陈友谅,乌林古镇成就了大明天下一统。
其实早在3个月前,1948年11月13日,辽沈战役刚刚结束,东北野战军12个步兵纵队作为全军整编的第一批部队,已分别改编为第38军、39军、40军、41军、42军、43军、44军、45军、46军、47军、48军、49军。
1938年10月,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批准下,在武汉活动的朝鲜民族革命党等组织成立了朝鲜义勇队,在中国多地开展反日斗争,至1941年,朝鲜义勇队一部分赴华北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朝鲜义勇军,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同承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任务。
1950年4月17日6时许,在40军渡海先锋营,118师352团2、3营,琼纵1总队的接应下,第40军118师、119师和120师358团,分别在新村、临高角地区突破敌64军131师海岸的三道防线,全军登陆成功,并立即向敌人纵深发展。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以金日成同志为首的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政府以及朝鲜人民军和广大朝鲜人民,在朝鲜刚刚解放百废待兴的困难情况下,对中国东北解放战争乃至整个中国解放战争进行了大量无私的支援。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上染着朝鲜烈士的鲜血。
废话不多说,继续介绍番号数字在20以上的人民军新编师团,这回要介绍的是组建于仁川登陆前后的人民军第45步兵师团,与其他新编师团不同的是,该师团是以早就存在的补充联队及其他战损的独立联队残部仓促合编而成。
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中有6万多名朝鲜族官兵,他们不怕牺牲,英勇善战,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借此,就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中的官兵及其对解放战争的贡献予以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