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广 来源|蓝媒汇原创稿件,转载请授权12月初,原北京日报社副社长李洪洋的一封辞职信在社交媒体流传,业界惊呼:一个局级领导竟然都辞职不干媒体了!李洪洋在接受蓝媒汇采访时,反复强调一个词——自然,“我的离职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外界的种种猜测都是错的”。
这是【小人物 ·大职场】的第 44期人物:一个做了16年,在别人三四千的时候月入过万,纸媒停刊,如今40岁4k的工作都找不到的老记者年龄:40岁 职业:记者坐标:东北 月入:记者黄金时代月入8000—10000我曾经做了16年的市报记者,在16年前,那个人人月工资不足5000元的
(本故事根据社会案例改编,图文无关)出门之前,冬阳又一次看了看桌上的一张纸,上面写着:“招聘启事:招聘一名写手,要求性别男,年龄30岁以上,热爱写作,从事过记者的优先。工作内容:为一名60岁老人做两个星期专访,要求稿件手写,稿酬优厚。
英国《泰晤士报》21日报道称,在过去两年中,超过1000名具有从业经验的记者离开了BBC,其中不乏资深人士,包括长期担任科学编辑的大卫·舒克曼、在BBC工作了20年的记者桑吉塔·米斯卡、以及采访过前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的主持人安德鲁·尼尔等人。
九个头条网讯:传媒这一行最近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先是一大圈媒体人相继离职,随后有偿新闻案痛打新闻敲诈,如今新浪“老沉”也要离开这个行当了,这个行业怎么了?莫非要变天?!以擅于造势和运营内容著称的新浪执行副总裁、新浪网总编辑陈彤在微博上正式公布了即将从新浪离职的消息。
现 状阵地在,媒体骨干已不在传统媒体离职严重度远超统计根据南方报业内部报纸《南方报人》披露的情况,2014年有202名集团聘用员工离职,这一数据在2012年、2013年分别为141人、176人,呈现高速增长之势。
2020年4月15日,随着离职证明和解聘证明到手,我在大众日报6年的工作生涯正式画上了句号。大众传媒大厦30楼,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二站,这是一层被美女包围的楼层,堪称大报颜值担当所在地,只可惜客户端编辑、时政记者都没做多久,就被借调到省委去了。
7月14日消息,据联交所股权资料显示,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近期以每股平均价4.91元,购入北青传媒1953.3万股,涉资9591万元,完成交易后,对北青传媒所持好仓由0%升至35.58%。《北京青年报》是北青传媒控股股东,贾跃亭为何看好北青传媒?
来源:【濮阳日报】变化的是年龄,不变的是初心。逝去的是时光,留下的是成长。自2010年入职,到2019年考公离职,我在报社工作近10年。蓦然回首,那是青春里最难忘的一段岁月。难忘夜班当校对。初到报社先学校对,是熟悉采编工作、养成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
总编跑路 工资欠发 生活新报7月1日休刊来源:传媒大观察文/周童授权转载一名生活新报员工的孩子在集聚地现场6月26日《生活新报》1-4版6月26日《生活新报》5-8版近日,云南《生活新报》总编辑李克炎被指“跑路”,报纸陷入危机。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赵茜 第25个记者节,我们想和你一起走近几位曾为记者的写作者。由媒体人转身,他们构成了当下非虚构写作群体的中坚。单从潮新闻·钱江晚报主办的春风悦读榜系列活动中看,他们中有些人或摘走重磅奖项,或以新作进驻月榜。
道哥的话,好久没有发布文章了,只因为最近大病了一场,生活中的事情,工作上的事情,身体累与心累同时袭来,在2015年开年的那么几天里,如今一切恢复正常,却发现自己已经重新思考,并想明白了诸多事情,本想将这些干货直接分享出来,后来总结30来年的阅历发现,有些事情只有当事人亲自经历过才
最近《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改版,相当于三报合一,这样的举措实际上迫于生存压力。联想到已经消失的《成都晚报》等很多地方报纸,纸媒的生存空间无疑越来越小。造成今天这种局面,仅仅是因为受互联网的冲击吗?欢迎大家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