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万千重庆百姓人民的一员,我想说说我的故事:小时候住在巴南区麻柳嘴镇群租房,父母做衣服百货生意摆摊,每周都和父亲要坐船去朝天门大生,金海洋,港渝广场拿货,衣服都是按斤数卖,进货完了就去解放碑八一路吃饭。
何苦怀揣1300元的生活费来到重庆解放碑自力巷53号,拜资深棒棒老黄为师,通过记录老黄、老杭、老甘、大石、以及河南这几位棒棒来描述这个特殊的群体在时代的潮流下的命运曲折,并且把这一年多里的所见所闻用镜头记录了下来。
《最后的棒棒》是一部深刻描绘了重庆棒棒军生活的纪录片,它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朴素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这一群体在时代变迁中的挣扎与尊严。纪录片中的主要人物老黄、老甘、老杭、河南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故事和性格特点。最后的棒棒老黄是纪录片的主人公之一,他的形象是坚韧和乐观的代表。
“棒棒军”对现在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新奇的词汇,但在上世纪的重庆,棒棒军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职业。几十年前的重庆街头,总会有大量的棒棒军在沿街揽活,这些棒棒军大都是个体户,想要有活干就需要自己蹲守在街头去寻找客源。
最近,有则视频被热烈讨论。up主「户晨风」在成都街头,随机找了一位老年人去超市。被采访的,是一位78岁的阿婆。她说自己一个月只有107元养老金。并向拍摄者倾诉,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肉了。随后的视频中,户晨风声称自掏腰包,为老人买了20斤大米、一袋面粉、两块五花肉,共花费12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