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没想到,印象中很严肃的作家,会这么有趣。有一期《朗读者》邀请了余华。他经常去稻田里玩:因为闯祸以后,得找个地方躲起来,当父亲来找人时就发出哭声,哭声是给父亲一个信号弹,让他知道方向在哪里,“要不他找不到我”。
余华,1960年4月3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后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他是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早年余华中学毕业后,曾当过牙医,后因不喜牙医职业,开始尝试写作。1983年1月发表短篇小说处女作《第一宿舍》,标志着他正式走进中国当代文坛。
这本书的正文有些太过平静,平静的有些令人发指,生活将一个人的命运血淋淋的扒开,在好不容易结痂的时候又去揭开,在这种长时间不断叠加的痛苦中本该呐喊、哀嚎的境遇下却是以最不可能存在的平静来展现,也正是这摸平静让人欲罢不能的沉浸其中。
近日,莫言携余华、西川两位文坛老友,举行了新版《生死疲劳》线上发布会。为了参加新版《生死疲劳》发布会,余华特地重读了这本书,“ 每个段落都紧紧地抓住了我 ”,“ 既看得热泪盈眶 ”“ 又不断地在笑 ”。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文|荒凉一梦编辑|6号探秘人1983年,浙江海盐。小镇的人已经开始忙忙碌碌,工作了两个小时。一名青年却漫步到空无一人的文化馆。他笑了笑,心想:自己果然选对地方了。
又是一年开工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刷到余华老师关于工作的“魔鬼语录”:“人们奋斗的目标是什么,就是为了躺平。”“好好工作的前提是吃好和睡饱,现在吃饱不难,睡好可不容易。”“没有微信一天也就工作三四个小时,有了微信二十四小时都在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