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僧顾名思义就是长时间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事,比如断食、断水、忍受严寒高温等等,在他们的宗教观念中,人要经过多次轮回,受许多苦之后才能登上天堂,因此他们将忍耐看作是一种修炼,为的是能够尽早得到神的关照,早登极乐。
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宗教气息十分浓郁的国家,信仰之力在印度人心中,强大到可以开山填海,因此在这里,许多人为了苦修得到极乐和解脱,会选择成为苦行僧,通过苦修达到目的,这里的苦行僧虽然叫“僧”,但和佛教中的苦行是有很大差别的,佛教中的苦行,指的是人要戒掉爱恨贪嗔痴等欲望,四大皆空,心无旁骛,不多食,不多财,不贪睡,再有就是一些劳力,例如砍柴、挑水、洒扫厕所等,通过这种方式积攒福报,这些看似非常清苦,但并不到危及人生命那么让人难以接受,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苦行,那可真是让人难以理解,印度的苦行僧在苦行方面更为极端,因为他们都是以伤害自己的身体为前提,通过自残来积累福报。
印度,除了“干净又卫生”的恒河水“享誉全球”以外,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也在这里遍地开花,几乎是个全民信教的国家。其中,有80%的民众信奉的是国教——印度教,剩下一小部分人分别信仰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等。
佛陀住世时,曾让半坐于大迦叶尊者,并称赞迦叶尊者的苦行,说:“头陀行住,佛法亦住”。因此大迦叶尊者成为了佛陀的十大著名弟子之一,有着“头陀第一”的尊号。“头陀”是梵语,有着抖擞精神,勇猛精进之意,就是行苦行,在佛教里,有十二种苦行:著粪扫衣、但三衣、托钵乞食、次第乞食、日中一食、节量食、过午不饮浆、住阿兰若处、树下住、露天住、冢间住、常坐不卧。
在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留下“关注”,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和分享,让您更加融入其中,非常感谢您的支持。眼前这群面容清瘦、满身补丁、破旧僧袍,浩浩荡荡行走在路边的僧人,他们是来自辽宁海城大悲寺的苦行僧。
苦行僧,突出的是“苦”和“僧人”,通常在印度是比较常见到苦行僧的踪迹。瓦勒巴巴躺在荆棘上,路过的人看了他,也会纷纷地向他伸出援手,有些给他仍来钱财,有些给他拿来食物,不过瓦勒巴巴说,为了自己惩罚自己,一天也只吃一顿饭过日子。
苦行僧是印度盛行的修练方式,常有苦行僧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带着象征湿婆神的三叉杖,边走边吟诵古经文。苦行僧必须忍受常人认为是痛苦的事,如长期断食甚至断水、躺在布满钉子的床上、行走在火热的木炭上、喝尿吃屎、忍酷热严寒等事情,来锻炼忍耐力和离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