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小读者》最初在北平《晨报》连载。冰心那时虽然仅是一名大学生,却是《晨报》副刊的“老作者”。自从五四运动将她“震上写作的道路”后,冰心的《两个家庭》《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等一系列“问题小说”,全在《晨报》副刊连载,“几乎每周都有新作发表”(冰心语)。
冰心文学创作长达70余年,晚年被誉为“文坛祖母”,她也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儿童文学创作始于1923年,几十年间用自己饱含爱和温暖的文字呵护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心灵成长,从而拥有了不计其数的忠实小读者。1923年7月下旬,《晨报 副镌》新开辟了“儿童世界”专栏。
来源:【人民网】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母亲不但给予我们生命,还给予我们“生命的教育”,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亘古不变,“妈妈”这个词,永远触动心弦。今天,就让我们从文学作品中,感受那熟悉的温暖和爱。依依萱草 生长在北堂的台阶之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从2018年策划至今,由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与冰心奖办公室共同推出的“童年中国书系”已出版了四辑50册,冰心奖获奖作家们以全新创作的儿童散文作品,全景式呈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少年儿童的童年生活与家园情怀,为当下儿童文学界的创作与理论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冰心,原名谢婉莹,她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文学作家,尤其是在儿童文学方面,成就很高。提起冰心,我们可能最熟悉的便是那句“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她说:“有一件事,是我常常用以自傲的:就是我从前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仍是一个小孩子。”《寄小读者》这本书,是冰心女士在1923年-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共二十九篇,其中有二十一篇是她赴美留学期间写成的,里面不仅记述了海外的风光轶事,同时也抒发了她对祖国,对故乡,对家人的热爱和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