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赵医生,相信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觉得心慌心悸,浑身乏力,盗汗,动则气喘,四肢无力,这就是典型的气虚表现,但却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心气虚,脾气虚,又或者是五脏皆虚,因此吃了补气药后疗效不佳,今天赵医生分享一个方子补一身之气。
为什么说脾气一虚,肺气先绝呢?中医上讲,人体的五脏六腑是相生相克的,脾属土,肺属金,五行中土能生金,所以脾可以源源不断的补养肺气。如果脾气虚了,肺气就没有补充营养的来源,那么肺气就会不足。一般表现为脸色苍白,没有光泽,身体乏力,这个时候有的人就会问,肺气虚,我补肺气不就可以了吗?
对人体来讲,气很重要,它就像身边的警察,主要作用就是防止邪气入侵身体,而且如果有邪气已经入侵了,那么它就会和邪气作斗争,另外斗争完了还会把人体损伤的地方进行修复,所以说当气充足的时候,我们就不容易生病,而气虚了,那么身体就相当于没有战斗力,就很容易被外邪气入侵,而引起各种疾病,所以我说,气对于人体很重要。
只要是肺进行了好的调整,身体的气机就能升降有序,运行有常,身体就健康,所以说肺很重要。中医学的肺脏不仅是主呼吸,通调水道,同时是肺朝百脉,通过肺气来通达百脉,还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中医学所说的五脏,跟现代解剖学上所讲的肺脏是不一样的,是有所区别的。
医案小弦,6岁,易感冒,生长发育迟缓6岁的小弦马上要读小学了,可小弦自从上了幼儿园,就很容易感冒。父母心想此前吃点抗生素、打个吊针也就好了,小朋友之间玩耍接触传染也很正常,没太在意。后来班主任却告知,小弦的身高、体重都不达标,还经常是班里最早出现感冒症状的孩子。
在中医上讲,气是无形的能量,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哪个地方气虚,哪个地方的能量不足,就会导致功能不足。气非常重要,扁鹊在《难经·八难》中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气就是人的根,气伴随人的一生。气虚的人,基本都有这么几个表现:容易生病,最常见的就是感冒。神疲乏力。
就好比说我们人饿了之后再吃饭,它是一样的,我们气虚了时候也得补气,气弱了之后还得吃气,吃气不是通过嘴来吃,大自然当中有很多中草药,它都有含有能够补益身体不同脏腑的气,像补肝气、补肾气、补肺气、补脾气的中草药非常多,而且有很多有八十多种,都是药食同源的,像生晒参、石斛、玉竹、枸杞子、菊花、山药、生姜、红枣、莲子,当然说这都是偏补益类,还有一些是偏消的,比如陈皮,也就是橘皮,它是帮你疏通气血,还有砂仁,都是理气的,还有茯苓是祛湿的,薏米是化湿的、清热的等等各种各样的食材,它同时也是药材。